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专题  >  法治中国梦——我的梦中国梦  >  延伸阅读  >  正文

廖智:从汶川的“断腿舞者”到雅安的“最美志愿者”

来源:nc-mili   5-17   阅读:
T AAA

2013年4月20日早上8时02分,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一个女孩在重庆家中的感到一阵阵摇晃,她在母亲召唤下熟练地为自己纤细的双腿穿上义肢,而后迅速跑下了楼梯转移到空地。

再回到家中时,她打开电脑,看到的全是有关本次地震伤亡的新闻,芦山县、宝兴县、天全县受灾严重。

这个五年前汶川地震中失去双腿的28岁女孩,当天中午加入重庆鑫源摩托越野救护队,奔赴灾区一线救援。

后来,这个女孩在网络上被誉为“雅安最美志愿者”,她坦率回应网友看到的是自己在灾区两天没刷牙、没洗澡的样子,还是希望大家称呼自己“大智”。

结束在雅安第一阶段的志愿服务后,她说:“我相信用‘尊重’和‘陪伴’的方式施救,有时候会比物质上的帮助来的更重要。”

这个女孩就是廖智,辗转联系上之后,她在电话中向中国青年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失去双腿后领悟到自己的使命

廖智从汶川的地震中得到救助,到现在去震中救助雅安的灾民,这中间隔了五年。

2008年5月12日以前,廖智是德阳市一所舞蹈学校的老师,同时也是一个2岁小孩的妈妈。地震发生后,在废墟中被埋了26个小时的廖智,成为整栋居民楼400名住户里唯一的幸存者。这场灾难使她失去了双腿,失去了她心爱的女儿和朝夕相处的婆婆。当时,廖智被送到重庆一家医院治疗,那段时间她经常以泪洗面,不知道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在做完截肢手术后一个月,世界小姐组委会负责人到医院看望廖智,问她还想不想再跳一次舞。“我还能再跳舞吗?”这个视舞蹈如生命的女孩决定挑战一次。不久,《鼓舞》义演轰动了灾区,这位身着红绸起舞的纤弱女子,如同一只火红的凤凰在舞台上浴血重生,这一幕让观众感受到生命中无法被外力摧折的坚强与温暖。终于,她为自己的生活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2008年地震时,我遇到一群志愿者。他们让我感受到陪伴并被尊重,让我在一无所有的时候激励我自救,更努力的去寻找自己新的生活。”在接受中国青年网专访时,廖智向记者介绍。自那时开始,她想把这份“陪伴”的力量传递给更多人。

创办残疾人艺术团

义演成功后,廖智决定在成都创办一支残疾人组成的舞蹈团,将舞蹈的优美和残疾人的生命张力融合到更广阔的舞台上。廖智向记者展示了很多照片,“绵竹汉旺鼓舞残疾人艺术团”曾经在香港、加拿大等地举办演出。不过,新的情况很快出现了,廖智和记者介绍了一个舞蹈演员在经营团队上的无力。她说“我是用自己的积蓄成立,但注册使用工商的注册,需要办企业牌照,我们注册了一年也没注册下来。所以最后妥协的方式注册了工商,但是工商的牌照就需要商业的运行,我个人不是太擅长做商业运行,没有去找业务员,时间都花在节目排练和创作上。” 2011年,廖智关闭了已创办两年的残疾人艺术团。

五年过去,廖智对当时的残疾人艺术团有了新的思考:“后来做了一些和舞蹈相关的教育,我发现把残疾人这个群体独立开来不好。如果以后要演出,那么会考虑残疾人和健全人一起来完成表演。”

“我五年来没有停止过的愿望就是公益”

廖智从舞蹈老师、残疾人艺术团团长、公司企业文化部部长到现在的雅安救灾志愿者,虽然身份不断改变,但始终没有改变的,是她对心中的“公益梦想”执着和践行。

“艺术团每当被迫解散时,当时就觉着在中国做公益太难,而且面临的压力太大。我有些时候觉得自己不够坚强,不能够承担这么大的责任。但雅安这次的事情,我又变得勇敢起来,我发现自己已经没有那么在意非议了,不管是荣誉还是贬损我都不是那么在意了。我只在意这个事情我是否做得好,我只在意这个事情怎么做才做得好。” 廖智说。

廖智在解散艺术团后,举家搬到重庆并找了份稳定的工作。同时,她的公益梦想从未停止。

廖智告诉记者,迫于之前做的事受到太多压力,她在公益事业上的努力一直是低调、悄悄地进行着。她和所在的教会的朋友一直在低调的帮身边的人,周末他们会去肿瘤医院做临终服务,有时候会去看望小孩子。雅安救灾行动得到了预料之外的关注,廖智的一条在救灾现场的微博在两天中被转发了上万次。在惊讶之余,她希望大家将注意力放到救灾上。

雅安救灾:志愿者的陪伴就是力量

“我们这组人是平时的朋友,联系好就去了。”4月20日早上8时四川雅安7级地震,在重庆家中的感到震感的廖智,和人群一起跑下住宅楼楼梯。随后地震伤亡的消息、图片不断从前方传来,芦山县、宝兴县、天全县受灾严重,这个五年前在一次更大地震中失去双腿的28岁女孩,决定踩上义肢和朋友一起到灾区去参与救援。

廖智加入重庆鑫源摩托越野救护队,在21号抵达的震中雅安。他们自发组织的志愿者队伍在地震中获得了意料之外的瞩目,一夜之间廖智火了。雅安地震救灾中,很多人叫她“最美志愿者”,但她自己对自己的称呼是“大智”,而且无论邮件、微博还是电话通话,记者总能从这个娇小的四川女孩的言语中能感受到巨大的能量。

谈到这次迅速而成功的志愿者救援,廖智和记者回忆起汶川地震的经历。“08年地震时,我遇到一群志愿者。他们让我感受到陪伴并被尊重,让我在一无所有的的时候激励我自救,更努力的去寻找自己新的生活。”

接着,她讲述了去天全县沙坝村救灾的经历。“我们会问,你们最需要的是什么、还需要什么,还有哪些村落需要我们外来的支援。然后,我们会告诉他们我们拥有哪些资源,哪些是你们需要,哪些是你们不需要的。经过一个这样前期的交流,我们和当地的村民,以帮助和被帮助的身份转换成朋友与朋友的身份,村民们的心更容易打开和接纳我们。”当时,政府和媒体正在呼吁志愿者不要擅自进入灾区救灾。

廖智在现场看到,一些救灾点已经接收了物资,可是部分志愿者没有和当地人交流不知道情况,于是继续把东西留在原地。结果造成了当地资源的浪费、同时另外一些地方缺乏资源的现象。她说:“做一件事各个部门之间需要相互协调,所以哪怕是去做志愿者,志愿者和被帮助者他们之间的平等性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在访谈中,廖智说到她这次救灾后想成立一个自己的志愿者服务组织。但对于这个组织具体的定位,她还在摸索中。

“我现在主要有两个想法:第一个是成立一个NGO,从最开始募集志愿者到最后服务都自己来操办,这个NGO会有一个透明的账户。第二个想法是,我设计了一个1+1的模式,就是用我一生的时间来做这件事,每一年招募12个志愿者来跟进这个项目,每个志愿者要立志花一年的时间投入进来。1+1就是用自己的一生换得每一位志愿者一年的时间。”廖智和记者介绍了她对自己理想中的志愿者服务团队的设想,在交谈中还虚心地请教记者,期待将了解到的信息分享出来。

现在,廖智和她的朋友只能花业余时间来从事志愿活动。她一方面在考虑志愿者服务的定位、志愿活动的具体方向。另一方面,她对记者说,现在志愿者的物质待遇堪忧,很多专业出身的志愿者由于担忧生存问题,在工作中做得不够专业。她呼吁社会能宽容得看待志愿者的工资待遇,不要动辄不问来由声讨志愿者组织的开销,国家也需要进一步普及慈善知识。

廖智曾说:“无论身处怎样的处境,只要你不埋怨命运,对生命始终心怀好意和感激,那么命运至终就会搭救你。”从被救助到帮助别人,失去双腿的廖智始终不曾失去信心,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公益领域的草根中国梦。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