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陈景辉

 6-7   阅读:
T AAA

每一位学者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一条学术道路都有独特的风景,

不同的起点,不同的初衷,却有着同样的热爱与专注,同样的诚恳与坚持,

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真实与亲历,洗尽铅华与浮华,

让每个人的闪光点都熠熠生辉,不为成功的复制,

只为那一份孜孜以求,倾力而为。

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

——“中国政法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首批入选者。

他说——

好玩是唯一动力

个人简介

陈景辉,1973年9月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

教育经历

法学学士(1992-1996,黑龙江大学)

法学硕士(1996-1999,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博士(2001-2004,中国政法大学)

工作经历

1999-2004,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2004-至今,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讲 师(2004-2008)

副教授(2008-)

研究领域

法理论/裁判理论

道德哲学/政治哲学

成果展示

一、论 文

2014

1.“哈特的接受论证与法律的规范性——对‘庄世同/王鹏翔’之争的评论”,《中研院法学期刊》第14期,页407-428

2.“法理论为什么是重要的?——法学的知识框架及法理学在其中的地位”,《法学》2014年第3期,页50-67

3.“权利和义务是对应的吗?”,《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年第3期,页33-53

2013

1.“法律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批判”,《政法论坛》2013年第1期,页46-60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3年第2期

* 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4年第2期

2.“同案同判:法律义务还是道德要求”,《中国法学》2013年第3期,页46-61

* 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3年第10期

*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年度优秀论文,2013

* 《中国检察官》2013年第17期

3.“命令与法的基本性质”,《北方法学》2013年第4期,页5-15

4.“《法理学》课程体系的两个难题”,《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3,页61-67

2012

1.“法律的内在价值与法治”,《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第1期,页3-25

* 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2年第5期

*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年度优秀论文,2012

2.“存在一种独立的原则理论吗?”,《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页38-44

3.“道德善、理性化与法的规范性”,《法律科学》2012年第4期,页25-36

2011

1.“开放结构的诸层次”,《中外法学》2011年第4期,页665-680

2.“哈特《法律的概念》导读”,《台湾法学》第189期(2011),页28-38

2010

“规则的扩张:类比推理的结构与正当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10年第1期,页165-195

2009

“裁判可接受性概念之反省”,《法学研究》2009年第4期,页3-17

* 中国法学会青年法理学者科研成果一等奖,2010

* 第二届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12

2008

1. “规则的普遍性与类比推理”,《求是学刊》2008年第1期,页76-81

2.“规则、道德衡量与法律推理”,《中国法学》2008年第5期,页46-62

3. “法律实证主义的源与流”,高全喜主编:《从古典思想到现代政制——关于哲学、政治与法律的讲演》,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页545-570

2007

1. “什么是内在观点?”,《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5期,页3-13

2.“权威与法概念:理论史的考察”,《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7年第2期,页169-192

2006

1. “作为社会事实的法——实证观念与哈特的社会规则理论”,《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6年第1期,页3-23

2. “合规范性:规范基础上的合法观念”,《政法论坛》2006年第2期,页58-72

* 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6年第7期

3. “原则与法律的来源”,《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4期,页1-14

4. “原则、自由裁量与依法裁判”,《法学研究》2006年第5期,页121-137

* 第一届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10

2005

“另一种法律推理的可能性”,《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5年卷,页

2004

1.“法律解释的效力:一个难题的追问”,《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页72-76

* 收入《法理学精粹》,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2.“独立的法之研究对象的确立”,《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4年卷,页169-206

2003

“事实的法律意义”,《中外法学》2003年第6期,页661-679

* 收入《诉讼法学精粹》,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二、著 作

1.《法律的界限:实证主义命题群之展开》,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349页

*【书评】王鹏翔:“追寻当代英美法实证主义的发展轨迹”,《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第31期(2009),页175-183

* 第四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2012

2.《实践理由与法律推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90页

三、会 议

2013

1.上海:华东政法大学,第一届“公民社会建设与法治发展论坛”,4月20日,报告:法律的内在价值与法治

2.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学科的融合与发展:基础法学的定位”,5月3日,报告:法理学的地位

3.杭州: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走向世界的中国法哲学”国际研讨会,6月2日,报告:法理论为什么是重要的?

4.重庆,西南政法大学,“权利话语与中国法律的成长”法理学青年学者论坛,11月23日,报告:权利和义务是对应的吗?

5.上海:上海师范大学,“法理学的性质”学术讨论会,12月1日,报告:法理论为什么是重要的?

2012

1. 台北:政治大学,第八届东亚法哲学研讨会, 3月17日,报告:教义性法实证主义

2. 郑州:郑州大学,边沁法哲学国际研讨会,5月12-13日,报告:独立于内容的理由

3. 弗里堡(瑞士):弗里堡大学,中瑞法律的执行,11月5-6日,报告:司法判决的法律效力

编辑 lz

上一条:霍政欣

下一条:宫睿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