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

凝聚亿万人民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中国政法大学师生收听收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2-10-16

(通讯员 张品谦 鄢峻安 朱枫荻 郑美君)10月16日上午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我校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全体中层干部及师生代表在昌平校区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海淀校区教学图书综合楼礼堂等多个地点集体收看大会,各院级党组织也通过各种形式组织本单位师生积极收听收看了大会。

315E6

(法大师生收听收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 摄影 卢云开)

收听收看过程中,大家聚精会神听报告,全神贯注作笔记,真正融入到党的二十大盛会召开的热烈浓厚的氛围中。会后,法大师生备受振奋和鼓舞,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广大师生通过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高了认识,增添了干劲,均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法大重要讲话精神和勉励语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高办学育人质量,努力建成致力于法治中国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

学校党委书记胡明表示,党的二十大围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标注了新时代新阶段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方位和奋斗坐标。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深入学习宣传和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育初心使命,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昂扬的斗志、更充足的干劲投身“双一流”建设与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服务国家的最高追求,扎根中国大地,深化内涵发展,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建设之路提供法大智慧、作出法大贡献,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再立新功。

校长马怀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总结了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和重大成就,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指导性,对于我们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政法大学作为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承担着学习宣传阐述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责任,我们要深入学习二十大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法大力量。

(法大师生收听收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 摄影 荣思恒)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国际法学教授霍政欣在听完报告后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教育工作做出了战略部署,强调教育优先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立足本职工作,按照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学生工作部部长王洪松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自己将继续深入关注党的二十大进程、学习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中央要求,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进程中站好自己的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吴韵曦表示,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担负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守正创新,扎实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讲好用好新时代“大思政课”,增强课程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子与时代同向同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法大师生收听收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 摄影 卢云开)

法律硕士学院2205班林恒表示,党的这次全国代表大会,再一次以清晰响亮的时代强音,传递出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显示出大国定力、大国担当。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当此之时,我们更应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本科生林永政表示,青年既是追梦者,更是圆梦人,要把个人命运和国家、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坚定信仰、砥砺品德,珍惜时光、勤奋学习,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法治中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辑/陈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