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开展教育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推动党建引领与校地合作深度融合,11月10日,刑事司法学院与绥化市北林区校地合作座谈会在海淀校区举行。绥化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北林区委书记单伟红,我校党委副书记王立艳,绥化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市公务员局局长杨国宁,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东明,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立斌,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邱贤辉,区人才工作中心主任李保磊,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安朔,刑事司法学院党委书记周志荣,刑事司法学院执行院长王志远,刑事司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永然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党委书记周志荣主持。

王立艳在致辞中系统回顾了学校办学历程与优良传统,她表示,学校立足新时代全国政法教育中心的时代使命,加快建成致力于法治中国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她指出,学校党委始终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形成大抓基层、抓基础的鲜明导向,主动对标看齐、争先创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努力构建具有法大特色的党建品牌矩阵。本次座谈是落实教育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要求、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学校党委将全力支持刑事司法学院与北林区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实现高校学术资源、人才优势与地方实践场景的有机结合,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校地协同新范式。

单伟红结合北林区作为全市唯一市辖区以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区位特点,阐述了深化校地合作的现实需求与重点方向。她介绍了全区在农业现代化、产业升级与基层治理中遇到的挑战,指出在营商环境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矛盾化解与政法队伍能力提升等方面,亟需中国政法大学的智力支持。她提出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联合开展调研与案例培育、推动干部挂职与专业培训等具体建议,期望将合作意向转化为项目实绩。
党委组织部正处级组织员、副部长卜路军介绍了学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情况。刑事司法学院执行院长王志远全面介绍了学院在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犯罪学与侦查学等领域的学科积淀与师资力量,展示了学院在服务国家立法与司法实践方面取得的成果。绥化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市公务员局局长杨国宁从全市人才工作与“强国行”校地合作实践区建设角度出发,系统介绍了绥化与全国60余所高校的合作成效。北林区人民法院院长刘立斌以“全面加强种子司法保护 推进北林稻米产业健康发展”为题,结合审判实践,深入剖析了涉种子案件中行刑界限模糊、鉴定标准不统一、损失认定难等现实困境。北林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邱贤辉通过未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分享了检察机关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推行精准化审查与社会化帮教的实践探索。
周志荣在总结中表示,本次座谈是贯彻教育部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的生动实践,开创了校地合作新路径。学院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助力北林区在法治建设与乡村振兴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会议最后,王立艳向单伟红赠送礼物留念,为本次座谈会画上圆满句号。

此次座谈会标志着双方校地合作进入新阶段,未来将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为引领,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深化协作,共同为法治中国与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