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上午,第二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法律人才交流研修班开班仪式在我校海淀校区隆重举行。此次研修班由中国法学会主办,我校涉外法治研究院、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等机构承办,来自拉美和加勒比11个国家的28位学员参加本次研修班学习,旨在通过系统性理论研修与实务交流,培养适应全球治理与法治合作需求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推动中拉法律交流合作迈向更深层次与更广领域。涉外法治研究院承办北京段研修组织活动。
为便利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法律界代表充分参与,开班仪式配备汉语、英语、西班牙语同声传译,展现了对语言文化差异的充分尊重,也为多语种专业交流提供坚实保障。

开班仪式由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景汉朝主持。

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洪祥表示,中拉法律人才交流是推进双方关系法治化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次研修班的举办,将为法律界搭建常态化交流合作平台,助力破解跨境法律实务难题,服务于中拉经贸、人文等多领域务实合作的法治需求。

我校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马怀德在发言中指出,中国政法大学将充分发挥法学学科优势与国际化平台资源,为研修班学员提供优质教学与实务指导。课程设置将涵盖中国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特别是宪法实施与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民法典》解读、数字经济治理、国际贸易与投资法、可持续发展法治与知识产权保护等前沿议题,以期促进双方法律专业人士的深入切磋与制度互鉴。

中国外交部拉美司公使衔参赞李昀表示,法律合作是中拉关系中的重要支柱,研修班的举办将为中拉在投资、贸易、知识产权等领域的规则对接提供人才支持,助推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墨西哥驻华大使施雅德高度评价本次研修班,认为其为拉美和中国法律界的互学互鉴提供了难得机遇。墨方愿以此为契机,深化与中国在法治领域的务实合作,进一步巩固双方长期稳定互信。

学员代表、厄瓜多尔国家法院院长顾问葆拉・卡夫雷拉在发言中分享了对参加研修班的期待,并表示将深入学习中国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为厄中法律合作贡献力量。

活动现场交流气氛热烈,全体嘉宾合影留念,记录下中拉法律界携手共促法治交流的历史瞬间。
景汉朝、马怀德在开班仪式后给学员们进行了第一天授课。
本次研修班的成功启动,标志着中国与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在法律人才培养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未来三周内,学员们将通过讲座、座谈、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深化对中国法治实践的理解,推动双方法治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为中拉关系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也为全球法律文明互鉴贡献“中拉智慧”。
会前,我校党委书记姜泽廷、校长马怀德、副校长王洪松和相关部门领导与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洪祥、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景汉朝等领导进行了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