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

庚续法大精神传承办学使命 彰显时代特色弘扬法治文化 ——传承优秀文化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1-03-17

(记者 黄楠)星霜荏苒,日月不居。2019年12月17日,一年一度的“榜样法大”颁奖典礼如期而至。“榜样法大”至今已走过十五个春秋,每一年都有千余名同学得到表彰。他们或博览群书、笃实好学,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追寻梦想与未来;或明德向善、舍己为人,在爱与奉献中让人生散发璀璨光芒;或求真务实、潜心钻研,在锲而不舍的研究中勇攀学术高峰;或携笔从戎,百炼成钢,在仗剑天涯中挥洒青春热血,保卫一方家园……他们是学生中涌现的优秀典范,也是凝聚起前行路上的巨大力量,更是学校引领青年学子奋进新时代的嘹亮号角。

“十三五”期间,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密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镇、思想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互鉴的平台。

——践行核心价值观,传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2019年11月9日晚,一场名为“读家书忆初心”专题党课在《我的祖国》歌曲声中拉开帷幕。本次专题党课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师生真切感悟到了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初心、舍我其谁的担当,化家为国的情怀、赤诚忠勇的灵魂。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全体师生受到了一次极为震撼的革命洗礼。坚定理想信念,绵延红色基因。五年来,学校始终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创新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学生科研、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的文化育人功能,高度重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和社会公益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崇高志向。

法大精神的挖掘和传递不仅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培养德法兼修高水平法治人才的重要载体。五年来,学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持续挖掘、诠释和深化法大的历史积淀、办学精神和法大文化,举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重要讲话精神成果展,建设65周年校庆之特展及数字展厅;以北大红楼为起点,挖掘继承法大艰苦创业的革命传统与红色基因,策划建设中国法律博物馆及校史馆,研究校园文化景观的历史文化内涵,制作文化景观打卡小程序。开展“口述历史”工程,拍摄视频短片、校史漫画等,策划出版《政法往事》等书籍。

——服务全面依法治国,推动中华法治文化传承与发展

2019年6月,“东方嘉石——碑刻上的中华法系”特展在我校共建挪威卑尔根孔子学院展出。此次展览结合孔子理念和法学优势,充分体现了“理法融合,德行兼备”,通过碑石拓片作为载体,向广大海外观展者呈现了中华法系的独特内涵与精神。五年来,学校不断探索构建中华传统法治文化传承的“法大模式”。打造线上“中华法制文明虚拟博物馆”;举办“蓟门讲坛”“法治文化论坛”等文化活动,推出“法治文化系列丛书”,普及推广中华传统法治文化;举办“中国法治的国际传播”研讨会,创办了填补我国法治国际传播领域空白的英文网站China Justice Observer和多本外文杂志,向海外受众介绍中国法治建设成就。

科研教学互哺,创新法治文化课程。为了传承中国法律文化精粹,振兴和繁荣传统学术,学校设置法治文化学科,开设《中华文明通论》等50余门相关课程,强调科研反哺教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贯通,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的学习与研究能力;推出以“碑石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为代表的传统法治文化创新教学体系,建立“法律碑刻与传拓”文化传承基地,2019年《唤醒沉睡的法制文明—中国政法大学打造法律碑刻与传拓文化育人平台》入选教育部第五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

同时,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交办重大课题为契机,学校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法律史学研究院和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唯一的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等平台,积极开展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鉴古明今—传统法文化的现实意义》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十二讲》和《全面依法治国与中华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研究》,深刻阐释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中华法文化的深厚底蕴,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有力学术保障。

——融合凝聚文化平台,培育弘扬法大特色文化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三周年之际,2020年4月30日,《光明日报》在《红船初心特刊》中整版报道我校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服务全面依法治国的举措和成果。这也是三年来,《光明日报》第五次以整版幅面报道我校。为了讲好法大故事,书写法大文化自信,“十三五”期间,学校对内整合全校各级媒体资源,打造融媒体中心、新媒体联盟、“RONG聚法大”融媒体文化节三维合一的校内媒体建设格局,对外与中央主流媒体开展战略合作,着力讲好法大故事,营造积极向上的法大文化形象。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校牵头引领立格联盟高校共同推出“五校连枝”、“同心战‘疫’·三校说‘法’”等活动,在抗击疫情中彰显法学特色和学校“经国纬政、法泽天下”的办学使命;联合人民网、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法制网、央视频、学习强国五大权威媒体举办“民法典”普法活动,积极拓展海外传播渠道,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鼓励和扶持我校海外校友和海外孔子学院的媒体平台积极宣传、展示学校的发展成果,组织学生艺术团赴我校孔子学院所在国家进行演出,提升海内外知名度,书写“凡我在处,便是法大”的自信。

“‘天地之间啥最重,人为贵,民最重’是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它把焦裕禄精神传达得刻骨铭心”,这是我校法学院1904班宋秋怡在观看“致美法大”联手中国歌剧舞剧院首演歌剧党课《盼你归来》后的感想。五年来,我校借助“致美法大”美育体系平台,有效整合利用学校与社会资源,通过不同类别主体、以不同形式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把美育融入到大学文化和教书育人全过程,通过开展层次鲜明、类型多样的美育活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增强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

回眸“十三五”,我校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将传承自身文脉与大学文化建设的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有机结合起来,致力于打造既充满生机活力、又有深厚底蕴和鲜明特色的一流大学文化。

展望未来,学校将秉持“经国纬政、法泽天下”的办学使命,围绕“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训,推出更多富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学术内涵的文化产品,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法治信仰和崇高的职业道德。同时主动对接国家文化建设战略需求,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法治文化和政治文明理念、主张、方案。

编辑/陈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