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勤学 修德 明辨 笃实,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校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精神学生座谈会

来源:文/学生处 图/于华   5-7   阅读:
T AAA

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与广大师生共度五四青年节并发表重要讲话,在我校师生中反响热烈。我校辅导员队伍在第一时间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精神,并向学生进行了传达。为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校于5月6日上午在昌平校区主楼第四会议室召开了师生代表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冯世勇、校团委副书记孙璐,以及教师代表,研究生支教团、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动法大”人物、国防生、学生干部以及即将奔赴西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代表等4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学生工作部部长卢少华主持。

卢少华首先介绍了本次座谈会的背景,希望大家能结合自身实际,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精神,同时也传达了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在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和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座谈会的讲话精神。

整场座谈会气氛热烈,与会代表们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经历分享了对于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精神的理解和认识。研究生支教团代表,毕业后将赴云南昆明支教的欧阳晓滨同学结合自身经历讲到了“作为一名普通的法大人,我为自己能够达到志愿者的基本要求而骄傲,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勤勉、笃实,争取做一个有为的青年,争做一个卓越的法大人”。

2010级国防生代表彭勇同学说到“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国防生,我们应该树立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响应党的号召,不惧艰难,坚定自己的奋斗目标,为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人民安居乐业而努力”。

“感动法大”人物迪达尔·马力克同学作为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代表,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赴新疆喀什考察,分享了自己深刻的学习体会,她讲到“习近平总书记赶赴新疆喀什考察,表明我们党和政府对于民族问题的重视。她还谈到,作为一名大学生,要做真正的行动者,希望每名同学都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在五四讲话中的要求,做一名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人。

广西来我校交流辅导员代表李晓冉说,5日上午,学校通过网络平台组织辅导员学习了总书记五四讲话精神,她深受启发。她结合自己在两所学校所见到的感动之举,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她谈到:“不论在哪一所大学,我所见到的都是莘莘学子最为纯净的心灵所迸发出的友爱之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带着太阳般的温暖,把最美的一面朝向世界,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向日葵族’,争做精神富有、品德优秀、行为夯实的有德之人。”

冯世勇在讲话中,谈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北大讲话的时代背景。他说,在五四运动95周年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大与师生座谈,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北大是五四运动策源地、是新文化运动中心。从国内来讲,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中国梦”、“两个一百年” 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文化是源泉。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普遍得到改善。但当前,我国社会结构不断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们需要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来凝聚。在国际上,我们面临严峻的形势,西方敌对势力一直企图阻碍中国进步。

接着,他从释理、引路和明责三个方面强调了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北大讲话的重大意义。他说总书记借古喻今、借外喻中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国、立人之德,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持久,最核心,最具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的精神力量。当代大学生应该传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同时,总书记的讲话也明确了大学生是践行“中国梦”的主力军,要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最后,冯世勇对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寄予重托和厚望,我们应该将个人的成才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二是学校承担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重要使命,在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希望学生关心和积极参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三是在校期间,要全面发展,造就成才梦。走入社会,要脚踏实地,向实践学习,服务基层,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报国梦。

附部分学生代表发言要点:

研究生支教团代表——人文学院2010级欧阳晓滨说:“昨天,在校团委的组织下,我参加了‘本禹志愿服务团队事迹报告会’,深受感动。感动的是青年人身上的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感动的是支教成员在活动中与孩子们建立起来的情谊。我不仅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支教条件的艰苦和即将面对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我更多地体会到了身上的责任。我们身边存在着众多自立、自强的青年典范,值得我们推崇和学习。他们的精神感动着同学,感动着法大。这种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推崇与倡导的青年精神不谋而合,彰显了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

国防生代表——刑事与司法学院2010级彭勇在座谈会上说:“践行一名法大国防生的责任与忠诚便是我们作为青年人的未来奋斗目标。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国防生,我们应该树立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的信念,响应党的号召,不惧艰难,坚定自己的奋斗目标,为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做出自己全部的努力!这也是作为一名即将走上部队岗位的法大人,法大所教会我们奉献精神的最好体现。也是当代国防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毕业生西部基层就业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2010级江西籍学生肖圣林在座谈会上分享了自己选择到西藏基层工作的体会:“我志愿去西部工作,也愿意到基层锻炼,我非常感谢学校的培养、我的家人对我的支持,既然选择了西藏,就会努力为西藏发展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前面的路任重而道远,我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毕业生西部基层就业代表——民商经济法学院2010级格桑卓嘎结合自己即将赴西藏工作谈到:“我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藏族学子,我深刻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即学成后回报家乡。作为一个经过知识的洗礼及具有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用自己的知识为家乡贡献力量不仅仅是我们的理想,更是我们的义务。由此,作为一名即将步入工作的大四学生,我坚信自己能够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中,用自己的力量去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最后,我衷心的感谢母校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及培养。”

少数民族学生代表,2011年“感动法大”人物——商学院2008级本科生新疆籍哈萨克族迪达尔·马力克在座谈会上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之后,首次去新疆考察便选择了南疆喀什,体现了党中央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关心和重视。习近平总书记评价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同时提出了‘三个自信’的要求,我们要经常自我反思,看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这几点,并从自身找突破口,将个人的梦想和中国梦结合起来,努力拼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学生干部代表——校学生委员会副主任,民商经济法学院2011级高雅结合社团工作谈到:“实践出真知,只在口头上说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作为价值观还在不断形成、发展的青年学子,除了自身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还要通过在社会和学校中积极承担责任,比如通过社会调研、志愿活动等社会实践提高自身服务意识,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政法大学的普通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生代表选举、参加学代会的方式在学校进行实践,承担为学生服务的责任、奉献自己。关注学生需求、关心学校发展,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研究生代表——法学院2013级于泽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核心价值观十分重要,它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我认为的青年创业所应有的德就是:创业之初的青年人,要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而在创业获得第一步成功后,在青年拥有自己的事业后,在经营过程中,要有‘言必信,行必果’,‘与人为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德行。我们这一代的青年,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于创业,开创自己的事业,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为圆青年梦、中国梦而奋斗!”

研究生代表——刑事与司法学院2012级武亚非说“作为一名即将入职的人民检察官,我将牢记自己的中国烙印、政法烙印,谨记使命,踏实勤奋,努力提升业务水平,为成为党领导下的一支铁打的纪律部队中的一份子做好信念准备、思想准备、技能准备、攻关准备,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检察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为我们青年人指明了方向,鼓舞了斗志,更为我们投身祖国改革建设的历史洪流吹响了号角,我们应当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在追寻中国梦的道路上完成自己英勇、激荡、奋发、无悔的一生!”

“感动法大”人物代表——外国语学院钟林燕在会上说:“我们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勤于学习,敏于求知。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广西来我校交流辅导员代表李晓冉说:“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拯救尿毒症患同学献爱心到中国政法大学为患尿毒症研究生募捐,从高位截肢但依然心向阳光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支教队同学再到中国政法大学“感动法大”的一颗颗向善之心,不论在哪一所大学,我所见到的都是莘莘学子最为纯净的心灵所迸发出的友爱之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带着太阳的温度,把最美的一面朝向世界,成为一个无惧困难、积极向上的‘向日葵族’,争做精神富有、品德优秀、行为夯实的有德之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勇担属于自己的责任。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