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第三届“蓟门纵横”研究生模拟法庭大赛民事组决赛顺利举行

来源:研究生院   5-13   阅读:
T AAA

2013年5月8日19:00整,第三届“蓟门纵横”研究生模拟法庭大赛民事组决赛在学院路校区教学楼319报告厅顺利举行。大赛由我校研究生院、共青团中国政法大学委员会主办,校研究生会、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会及刑事司法学院研究生会共同承办。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六庭刘芳法官,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罗书键律师,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北京市十佳房地产律师杨明担任决赛评审嘉宾。 进入民事组决赛的,是经过初赛、复赛激烈角逐,从21支民事参赛队伍中胜出的民事组17队(模拟被告方)和民事组19队(模拟原告方)。

比赛围绕原告之女死亡应该由谁承担责任这一问题,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 规定的程序展开。在法庭调查阶段,在原告陈述案情和诉讼请求,以及被告提出反驳意见后,双方充分阐述了各方观点和提供的证据,最终明确双方就诉讼焦点达成共识,具体包括被告是不是采光井的管理员,管理人对采光井是否有安全措施和监护人是否尽到了监护义务三个方面。法庭辩论阶段,审判庭就争议问题进行了询问,双方就焦点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和论证,一方步步紧逼、一方沉着应对,双方妙语连珠、唇枪舌剑,体现了双方队员扎实的法学基础和较强的思辨能力。

比赛结束后,模拟审判庭的三位嘉宾,结合各自的实践经验,从职业角度方面对双方代表队进行了精彩点评,肯定了队员在细节设置、把握焦点准确性等方面的表现,同时提出应注重表述简略和诉讼策略等方面的提升。

决赛开始前,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肖宝兴代表主办方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和共青团中国政法大学委员会致辞。他首先感谢各位嘉宾对第三届“蓟门纵横”研究生模拟法庭大赛的支持,感谢兄弟高校代表队的热情参与,并预祝大赛取得圆满成功。他说,法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法学教育应关注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研究生模拟法庭大赛的举办是学校创新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凝聚法院、检察院和律师事务所优质资源参与法学教育,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尝试。模拟法庭教育模式和专业实习等进一步完善了法学教育,使得法学教育更加完整。模拟法庭比赛的开展是通过模拟迈向实践,提升法律职业技能教育理念的体现,也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实践型法律人才的改革探索。

本届“蓟门纵横”研究生模拟法庭大赛首次走出校门,面向全市高校法学博士、硕士(含法律硕士)研究生举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等八所知名大学的法学研究生组队参加了本届比赛。大赛为北京各高校法学研究生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大赛的顺利举行,为“蓟门纵横”研究生模拟法庭大赛成为北京高校品牌性法学研究生模拟法庭大赛,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经模拟合议庭评审,被告方民事17号队伍赢得民事组决赛的桂冠。模拟被告方刘征峰同学和模拟原告方缪奇川同学分别荣获“最佳律师”和“最受欢迎的律师”荣誉称号。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