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重阳节表彰: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来源:新闻中心   10-22   阅读:
T AAA

赵国先

赵国先,女,1942年5 月生,中共党员,退休。她作为离退休党支部委员和离退休社团骨干,积极致力于以社团活动为基础的群众思想阵地建设。当前,她还兼任国标队队长,为了正常开展活动,她克服膝盖伤痛,不辞辛苦地为大家服务。同时,她本人还参加了模特队、太极拳队、合唱队和舞蹈队的活动。

曹子丹

曹子丹,男,1929年5月生,中共党员,离休。

曹子丹关心学校发展,积极参加60年校庆校史工作。他是校史系列丛书编委会顾问,积极为校史丛书的编纂献计献策,主动提供资料,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从体系结构和内容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为丛书的出版做出了贡献。

他支持家乡教育事业,捐书、捐资。今年,他的家乡永兴一中创建100周年,他向母校捐赠了一批具有珍藏价值的书籍,捐现金2000元,以表庆贺。

他发挥专业优势,义务接待来京上访人员。今年,他接待了3个来京上访人员,针对案件材料给他们进行解答,并按照中央有关政策精神,动员他们依靠地方有关部门妥善解决问题,不要滞留北京,他们最终平安回家。

他坚持每天读书、看报、上网,关心国家、社会、学校大事。

陈大光

陈大光,男,1938年3月生, 中共党员,退休

几年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规。坚持理想信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退而不休,怀着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和责任心,融入社区,发挥余热,老有所为,积极参加构建文明和谐社区建设和各种公益活动。

被社区推举承担六种社会工作:在五年里先后担任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主任、老年协会副会长、老教协理事、协商议事会成员、法律志愿者,老教师讲师团成员等工作;

积极向政府、有关方面提出建设性建议:一是、为建设好高校大后方,发挥各校老师们的积极性,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和基层居民民主自治管理,多次向有关方面撰写建立居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案,终于今年八月在育新社区建立了海淀区第一家居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二是、为周边社区和本社区居委会干部宣讲学习十七大文件精神、如何做好社区工作和居民调解工作讲座;三是、为保障育新社区及周边居民生存权和健康权,经再而三努力继使和田宽酱油厂和北新建材城两家污染大户搬迁后,又制止了私建农贸市场工程,使部分绿地得到了保护,净化了周边环境;

积极支持、帮助社区居委会和区人大代表工作工作:一是、协助街道在育新周边分片的区人大代表选举工作,并支持本片区人大代表工作,多次参与其给市、区政府提案的撰写,以及和有关部门、周边村镇的协调磋商工作;二是、协助街道搞好社区的两委换届选举,并为居委会的工作参谋;

积极参加党和政府组织的重大活动和六型社区建设:一是、与社区居委会共同研究并积极组织、参加国家各项重大活动(奥运、党代会、重大节日等)的安全保卫和日常的维护稳定工作;二是、积极协助社区居委会研究、组织和亲加社区组织的构建文明和谐宜居社区的社会管理工作,并自参加宣传、文体、防火、节水、卫生、绿化、文明养犬等具体活动;三是、为维护老年人及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年均四五次为社区老人的生活、财产继承、分割、子女婚姻问题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

罗大华

罗大华,男,1936年8月生,中共党员,退休。

罗大华同志带病坚持工作,2012年他指导的两名博士生顺利通过了论文答辩。

他修订了《犯罪心理学》等书籍。

2011年10月,中国政法大学与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分会联合举办了法律心理科学国际研讨会,他作为大会的名誉主席,出席了大会并致辞。

张志华

张志华,男,1946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

张志华多年来努力做好党支部和社团活动的宣传工作。他的业余爱好较为广泛,主要有摄影、美术字。退休前曾协助校工会办过几次摄影展;校安委会的宣传横幅、黑板报大多是他手写的。退休后开过两年校园110巡逻车;为政法社区写黑板报、更新楼门单元号牌(手写、刻板、喷漆);为社区竞走等活动拍照摄影留资料。

自离退休社团成立以来他成为新闻报道协会摄影组的成员,积极参加学校及离退休处的各种活动,用自备的摄影器材拍照或录像为离退休处提供资料。自昌平设立了党支部以来张志华同志一直担任宣传委员的工作。他决心用自己的爱好和专长做好这个工作。2006年他买了电脑,主要用于照片、视频的编辑制作。电脑的硬盘只有80GB,空间不够用了,去年他更新了一台500GB的电脑。现已存储了图片资料40GB,视频资料80多GB。

1.他不辞辛苦地参加学校、离退休处组织的各项活动,用自己的摄影器材拍照、摄录,为离退休社团、党支部保存了很多宝贵资料。

2.他自学电脑操作、图片处理、视频软件的使用,几年来把离退休处组织的参观春游、趣味运动会、社团演出、党支部活动等素材,编辑制作了30来个“小片儿”(视频文件);一部分还刻成了可播放DVD光盘。

3.他把昌平综合社团三年来组织的迎春联欢会、第一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图片剪辑制作了多个大幅彩喷画面,美化了昌平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四壁。

4.当有同样爱好的同志遇到问题时,他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掌握的技能予以传授。

李春霖

李春霖,男,1937年2月生,中共党员,退休。

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打击犯罪活动的发生,李春霖同志退休后义务担任了五十多个单位的法律顾问

他为全国贫困县胡林寨村兴建水利赞助一万元;为该村困难户垫付医疗费5千多元;为巨鹿小吕寨镇赞助价值9600元的图书一百多册;为河北南宫一中捐赠价值6618元的图书。

他受学校疑难案件研究中心、行为法学会专家委员会和正仁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邀请,对一批刑事、民事、行政等疑难案件的难点、疑问和分歧意见,从法律上、法理上、司法实践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退休后,他主编了《公证与基层法律实务》、《公证与律师制度》两本书,共约八十余万字,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他还在中国政法学刊上发表了论文《试论收养关系的公证》

他积极参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今年9月,他在北京正仁律师专家委员会会议上,对日本侵占我国钓鱼岛领土的闹剧,从历史上、法律上、道义上、公理上、国际法学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义正辞严地揭露和批驳。

魏德生

男,1942年3月生,中共党员,退休。

先进事迹:在学校建设上,后勤工作管理上提出许多条建设性建议。由于他平时多留心、多观察、多听离退休老师的意见,及时把意见汇总起来反映给学校有关部门,让意见能得到及时解决,既改进学校的工作作风又为老师解决实际问题。改善老师的生活环境,使离退休老师有一个良好环境,更好的安度晚年。

2005年被选为15号楼混编党支部、支部书记,支部班子认真贯彻党中央精神,凝聚党员的心,始终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中央重要文件精神,以自学为主,重点进行讲座。例如每年的两会精神,“十二五”规划,老年保证法等内容,充分利用支部的资源,发挥离退休专家学者的作用。给离退休老师讲课。为了资源共享,使更多人受到教育,支部党员和社区党支部党员共同听讲座。

做好党员的思想工作,化解矛盾,永葆党员本色。

帮助党员做实事,解决老师的实际困难,比如老师的福利问题,老师的房产证,老师家中困难等问题,及时向学校反映。老同志的困难帮助解决或通过电话询问帮助解决。日常的小事解决能温暖老师的心,得到老师的信任。

黄道秀

“走过了出生地川东的小姑娘时代,走过了北京政法学院初建和中国政法大学繁荣时代,直到退休后荣获俄罗斯友谊勋章,我依然像家乡的草茉莉那样质朴无华,我要在学术和生活的道路上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黄道秀

年逾七旬的黄道秀老师,是2004年从中国政法大学的教学科研岗位退下来的教授。也就是从这一年,她开启了具有别样情怀的晚年时光。她依然过着一如从前的生活,坚持教书育人、坚持从事俄罗斯法律文献的翻译、坚持推动中俄之间法律学术界和实务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她努力寻找全新的生活,接受新鲜事物,找寻陶冶自己丰富自己表达自己的蹊径。

她是教学岗位上的“常青藤”:71岁黄老师,依然保持着一个学者应有的睿智和淡定。她认为,中俄有着世界上最长的边境线,无论从大国外交还是周边外交的战略考虑,俄语教学和俄罗斯法学讲授都不应该被忽视。就是这份执着和对职业的热爱,她五十年如一日,她白发丛生却不输当年,她是法大校园里和讲坛上的常青藤、不老松,她是学生的恩师、慈母。

她是俄罗斯法律研究“第一人” :在中俄的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黄老师一直有着“俄罗斯法律研究第一人”的美誉。这份荣誉起始于1983年她的第一本译著《苏维埃行政法》,这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外国法学专著。此后的近30年间,她翻译出版的各类俄罗斯法律,以及大量的学术专著和论文约合1000万汉字。其中包括其2010年6月译著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俄文版,2011年 4月译著出版的《俄罗斯民法(第一卷)》中文版,以及最近在俄罗斯学术刊物上发表的《Краткий обзор развития гражданского права в Китае》等。这些译著、论文涵盖了俄罗斯的刑法、民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多个法律部门,构成了我国对俄罗斯法律研究的基础文献库。2007年,著名的江平在为她主持的《俄罗斯法译丛》所作序言中称她是我国研究“苏联和俄罗斯法律的权威”。

她是中俄法学交流的“友谊桥” :自1988年黄道秀教授第一次踏上苏联的土地,来到喀山国立大学法律系国家法与国际法教研室求学起始,20多年来,她赴俄近40次。从最初的求学者,她逐渐“蜕变”成为莫斯科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远东联邦大学、西伯利亚联邦大学等十余所大学讲授中国法的教授,并受邀出席全俄国际刑法大会、亚太地区比较法大会、亚欧法律大学及俄罗斯多所国立高等学院举办的国际性法律学术会议。在这一过程中,丰富了的学术内涵,也积淀了她学界的威望和人脉资源,同时,她为中俄法学高等教育交流积极奔走,牵线搭桥。在她的努力下,中国政法大学与俄罗斯多所高等学校的法律院系建立起了校际交流关系。

2011年11月4日,黄道秀教授参加了俄罗斯友谊勋章颁发庆典仪式。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梅德韦杰夫亲自为她授勋,以表彰她为促进法律领域中俄两国关系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当时在场的普京总理和基里尔大牧首都向她致敬。

她,人见人爱的“草茉莉” 退休后黄老师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生活态度,继续用个人的行动感染身边的人。2010年,她的学生精选了她博客中的200余篇并结集出版同名文集《草茉莉》。正是这一篇篇文章,让草茉莉独特的芬芳在网络和现实的世界飘散开来,也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喜欢她。 对于未来的憧憬,黄道秀教授希望作一株在寂寞中美丽绽放的 “草茉莉”。

俞海燕

俞海燕,女,194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2002年退休。

先进事迹:2005年担任17楼退休党支部书记至今有7个年头。如今支部党员普遍进入高龄阶段,平均年龄78.1岁,其中年龄最大的党员86岁,最小的也有70岁。支部党员人数从2005的27名减至19名,俞海燕同志今年年龄也不小,身体状况欠佳,然而,面对支部现实情况,她依然坚持在退休支部的岗位上为大家服务。抱着从小事做起、力所能及的态度,始终如一的关心周围的老党员和党外老年朋友,工作中克服各种困难,用他的热情、真挚、默默无闻的工作精神感动着大家。以认真的态度圆满完成了分党委布置的各项工作和任务。

在此期间,她给周围人带来了不少方便和感动。

黄菊丽同志腿部不幸受伤,宅在五楼家中养伤,不能下楼活动期间,俞经常给黄打电话,问候身体情况,告诉黄老师一些时事,和黄老师聊天,给黄老师解闷。

王飞同志住院回家之后,俞和支委、支部党员,一起到王飞家看望问候,王飞老伴十分感动。

马建石不幸去世之后,刘梦丹一直沉浸在悲伤中,走不出来,俞经常给她打电话,陪伴她,鼓励她走出阴影,树立信心,继续生活下去。2012年9月18日、9月19日两天俞邀请刘老师到17楼她自己的家中住宿。期间,在俞的悉心安排下,刘老师见到了在家的所有支部党员。感受到大家对她的关心,心里暖暖的。10月17日,刘老师又一次来到17楼,和支部部分党员一起吃饭、聊天,在刘淑清老师家住宿。她终于在俞和其它支部党员的关心中走出来了。

张尧失去老伴后,决定要立遗嘱,俞帮张尧老师询问了有关的律师,还亲自帮张老师修改了遗嘱。为提高遗嘱的有效性,俞以邻居的身份。在张写的遗嘱上签名,充当证明人,承担了一份责任。

2011年11月下旬的一个清晨,月黑风高,俞等一行四人前往医院,送老朋友蔡老师最后一程。真诚的希望这位她真心崇拜的教授一路走好!

7年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俞海燕并不是一个做出了多么大贡献的伟人,她只是一个极普通极普通的老党员,在一个极普通极普通的岗位上,为她最爱的党和祖国奉献余热的一个极普通极普通的人。

相信她还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感动,带领我们走向美好的夕阳。

毕可鹰

毕可鹰,男, 1945年10月生,中共党员,退休。

退休之后毕可鹰同志仍旧保持了共产党员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心态,为本科生讲授《精品书法》、并担任学校管乐团萨克斯教师,同时,受学校反聘担任“天空印象”美工社兼职辅导教师。退休后他潜心钻研书法,先后在国内重要书法展览中获得十次一等奖。其中,2011年,他参加教育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建党90周年书画展,书法作品“大浪淘沙”荣获一等奖。2011年《毕可鹰书法篆刻集》出版。退休后,太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当选为昌平文联名誉副主席、昌平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应邀为广东、山东题写刻石。由于他广泛的影响,2012年7月18日,接受北京电视台《晚晴》节目组采访。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