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来到军训基地时正值正午,两位教官身上是统一的“教官服”,扣子直扣到领口,衣领外翻,袖子遮着手腕,脚上是统一的鞋子,帽子正正的戴在头上,就站在沙石的操场上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我们差不多大”
刚见到教官们,记者还有些拘谨,一度不知道该怎么问下去,教官却对记者说:“害羞什么,我们也差不多大,要是还在上学,你还要叫我哥哥呢。”记者这才放开,与教官们交谈起来。
从交谈中记者得知这两位教官均是90后,与记者年纪相仿,都是第一次带军训。本次军训中的教官大多都是这种情况,年龄较大者很少。在军训中,他们除了要训练新生外也有自己的训练项目。每日白天主要是带新生训练,在新生早上起床前和晚上休息后则主要是进行自己的训练。教官告诉记者,这样带军训已经要比平常的训练轻松许多了。但同时教官也坦言,带新生比自己训练还是要操心许多的,“自己训练的时候只要自己练好就行了,不用管那么多”,2连的李教官如是说。
“男人,怎么能连这点儿苦都吃不了”
当聊到他们在军营的训练时,教官们明显话多了起来,他们告诉记者在军营中的第一年是最苦的时候,正是17、8岁的时候,刚从家里出来,来到军营,感觉很苦,也很想家,“不过想也没用”,还是要坚持下去。到后来,也就习惯了训练,习惯了出任务,习惯了独自离家,“就不太苦了,也不怎么想(家)了”。
记者询问他们最苦的是什么的时候,教官起先并没有回答,而是告诉记者“男人嘛,怎么能连这点儿苦都吃不了”。后来在记者一再追问下,教官才开口,说起他们冬天的训练:趴在雪地上,不准戴手套,一直托着枪,手扣扳机,即使回到宿舍很久两只手也无法恢复知觉;穿着不算厚的衣服,一直在室外训练,出的一身的汗……“夏天只是太阳晒了些,已经很好了”,记者看着他比黑板白上几度的脸庞,听他如是说着。
虽然在当兵,但是教官们的生活却并不似我们想象的一样枯燥,他们也会上网,也看新闻,也经常聊起社会的热点。“部队的后勤条件还是不错的,有电视也有电脑”,李教官就告诉记者他经常上网看新闻,“网上(的人)都太冲动了,动不动就喊开打”。
教官们也很愿意和同学交流,“我们晚上带着他们唱歌,也和他们聊天,我们和他们聊部队的事,他们和我们聊部队以外的事”,侯教官告诉记者。
直到司机催促记者回去,我们的采访才不得不结束。刚刚与记者告别,教官们便迅速回到了自己所带的班中,准备下午的训练。阳光一如来时热烈,风沙未减,采访已经结束,军训依然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