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校在第六届首都“挑战杯”竞赛中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来源:校团委 张红哲   6-9   阅读:
T AAA

日前,第六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成绩揭晓。近60所高校的4000余名学生直接参与竞赛,在本次竞赛中,我校推荐参赛的15件作品全部获奖,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总积分位列全市第九名,是我校自参加首都“挑战杯”以来获得的最好成绩。

按照竞赛规定,每个学校选送参加竞赛的作品总数不得超过15件。在本届首都“挑战杯”中,我校共报送了15件哲学社会科学类项目,并悉数获奖,其中法律类10项、社会学类3项、管理类2项。作品的选拔范围主要包括两年来内的“学术十星”论文大赛、“学术新人”论文大赛、大学生创新性试验项目的优秀作品。近60位专家学者参与作品指导及选拔,选拔过程分初评、前四十评审和综合评审三个阶段,遴选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了全面、公正的评审,最终确定了15件作品参加“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并对入围的作品提供全面细致的培训指导,确保参赛作品的优异水准。学校高度重视“挑战杯”评选组织情况,评审前期,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冯世勇亲临评审现场,为综合评审委员会老师颁发综合评委聘书,并对参与“挑战杯”工作的各位老师及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北京团市委、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协、北京市学联联合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目的是引导和激励首都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首都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创新创业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目前,我校正积极投身于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准备工作中,力求在本届全国“挑战杯”中再创佳绩,续写辉煌。

为了在本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更有竞争力,我校所有参赛作品均从近两年的“学术十星”论文大赛、“学术新人”论文大赛及创新性试验计划(包括“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选拔而出。

“学术十星”论文大赛是我校本科生领域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本科生论文竞赛。历经九载,累计超过1000名同学参与到评比之中,涉及指导老师1500余人,平均每届邀请答辩老师、评审老师近百位,方向涉及各个专业领域。作为培养我校本科生独立研究学术能力的“第二课堂”,“学术十星”论文大赛在我校师生中备受推崇。

“学术新人”论文大赛是我校研究生领域中级别最高的学术品牌活动,大赛鼓励同学们发散思维,积极思考,发扬学术探求和学术原创精神,对繁荣学术氛围、提高学术研究的纵深与广度起到重要的作用。

创新性试验计划是我校在重视培养学生过硬知识的同时,鼓励同学们自主创新、自主开拓、自我提升的重要举措。在开放、自由的平台上,强调探查知识的实际应用性,鼓励社会实践调研,将纯学术性质的理论研究与民生焦点紧密结合,大大激发了学术的内在活力和生命力。

综合评审老师名单:洪道德 张 生 焦洪昌 刘家安 孙选中 舒国滢 常保国 侯廷智 黄震云 李雅君 应 星

第六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官网

我校挑战杯获奖情况

关闭

| 图片新闻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