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晚上7时,“法治中国”系列论坛之“私募股权投资中的法律问题”讲座在研院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校团委、司法部中国法律杂志社主办,校研究生会承办,得到北京法政集团的大力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兼职教授朱伟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刘俊海、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副主任杜枫、资深律师刘光辉及董彦斌应邀参加活动。
讲座第一阶段,到场嘉宾就本次讲座的主题进行交流,论述了自己的观点。作为法律方面的资深人士,刘俊海针对中国目前的很多私募股权机构属于合伙形式这一现象,指出合理匹配合伙人的权利义务,理性划分有限合伙人的范围与身份的界定之重要性,以便排除法律上的障碍,使得PE前期的投入能最终通过上市来实现回报。
朱伟一教授以生动形象的例子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私募股权投资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推动了被投资企业的价值发现和价值增值,同时提供了高收益的投资渠道,将会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认可。
刘光辉律师从实务方面进行了剖析。他强调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前景重在规避产业限制,进而寻求资金与优惠,并获得政府支持。刘律师从目前资金募集程序、条款中存在的问题各方面对私募领域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寻找商业模式良好的企业进行价值投资的意义所在。
杜枫作为第四个发言的嘉宾,从实务的角度谈及资金管理人与投资人的责任与道德问题,论述了在政策与法律允许的情况下,追求投资回报的合理性,期待社会各界宽容与支持私募股权投资这一“新生儿”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最后董彦斌简要论述了各位嘉宾谈及的问题,指出尽管私募股权投资中各类主体不断增加,投资规模不断增大,但仍存在主流LP缺失等重要问题。
讲座的第二环节,各位嘉宾对主题进行了补充阐述。他们从各个方面进行了互动与补充,总体上认为,私募股权投资要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进一步优化我国资本市场结构,健全现代金融体系,进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势在必行。
在最后的自由提问环节,到场同学对私募股权投资领域中的法律问题向嘉宾提出疑问,嘉宾一一给出解答。讲座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