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中国政法大学即将迎来第七次党代会的召开。2004年,我校召开第六次党代会,六年来,全校师生员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共同努力,携手奋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六年来,基本实现了第六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成就。
为了迎接第七次党代会,法大新闻网特推出【迎接党代会·回望】,通过梳理重大新闻事件,与全校师生一起回顾六年来我校取得的辉煌成就。
【迎接党代会·回望】之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标题:我校2007年度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取得重大成果
我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被评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摘要:
2008年1月,我校2007年申报的2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徐显明教授主持的《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孙选中教授主持的《法商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批准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009年,我校李树忠教授主持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被评为2008年度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标题:我校社会学专业点获批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摘要:2009年9月,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通知》(教高函[09]16号),我校社会学专业点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并获得20万元项目资助经费。社会学成为我校继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之后,第三个获得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标题:
我校《中国法制史》和《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我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和《商法学》课程被评为2007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
我校《民法学原理》课程被评为2008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
我校《宪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摘要:
06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工作已经结束,据最近公布的“教育部关于公布2006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名单的通知(教高函[2006]26号)”,由我校张晋藩教授和张桂琳教授分别主持的《中国法制史》和《西方政治思想史》2门本科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这标志着我校近几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2007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结果已经公布,由我校马怀德教授和赵旭东教授分别主持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和《商法学》两门本科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这是继2006年度《中国法制史》和《西方政治思想史》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之后,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08年,教育部印发教高函[2008]22号文件《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批准200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公布2008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结果。经过网络评审、专家会评和网上公示,我校王卫国教授主持的《民法学原理》本科课程被评为2008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9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批准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09]21号),我校焦宏昌教授主持的《宪法学》、卞建林教授主持的《刑事诉讼法》课程被评为2009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这是我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重视和加强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标题:
我校2007年度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取得重大成果
我校《公司法》双语教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摘要:
2007年,我校王传丽教授主持的《国际经济法案例评析》和莫世健教授主持的《国际货物买卖与支付》双语课程被评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2008年12月,教育部印发教高函[2008]20号文《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批准2008年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公布2008年度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评审结果。经过网络评审、专家会评和网上公示,我校高祥教授主持的《公司法》双语教学课程被评为2008年度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并将获得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助经费10万元。
标题:
我校政治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我校法制史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摘要:
教育部印发教高函[2008]19号文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立项建设2008年国家级教学团队的通知》,公布2008年国家级教学团队评审结果,我校张桂琳教授负责的政治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这是我校实施本科教育质量工程,加强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建设取得的一个重大突破。
教育部印发教高函[2010]12号文件《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立项建设2010年国家级教学团队的通知》,公布2010年国家级教学团队评审结果,我校朱勇教授负责的法制史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此次获评,是我校法学专业获评的第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至此,我校共已有法制史教学团队与政治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以及9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
标题:我校法学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国家级法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摘要: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批准2009年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的通知》(教高函〔09〕28号),我校法学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国家级法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这是我校获批的首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也是几年来学校法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取得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之一。
标题:我校博士生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殊荣
摘要: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公布了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我校2007届博士毕业研究生于文轩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生物安全立法研究》(导师王灿发)入选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这是我校自2001年以来入选的第二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标题:加强能力建设 促进学生就业——黄进校长在学校201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上的讲话
摘要:2009年,我校本科生有715人通过司法考试,占本科生参考总人数的52.3%。而我校法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时的司法考试通过率为95.5%,法律硕士研究生毕业时的司法考试通过率为97.7%。
标题:
我校喜获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特等奖
我校代表队荣获第十一届全国英语辩论赛一等奖
我校学生荣获“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二等奖
我校参加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获佳绩
第五届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结束 我校代表队荣获亚军
我校代表队荣获第十二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三等奖
我校辩论队勇夺全国大学生版权保护主题辩论赛冠军
我校在“挑战杯”航空航天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喜获佳绩
我校学子在第三届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比赛中蝉联冠军
我校代表队荣获第七届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比赛冠军
我校辩论队勇夺首届“天伦1506”全国大学生辩论赛总冠军
我校辩论队勇夺2010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亚军
摘要:
2005年,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的颁奖典礼上,我校博士生王国骞、陈金木、李安等同学创作的《法律离中国农民有多远?——国家法在农村的实际效力实证研究》作品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摘取了“挑战杯”作品的最高奖项——特等奖。
2007年,第十一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场上,我校代表队荣获一等奖。
2007年,“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复赛于10月20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告厅举行,经过定题演讲、即兴演讲和回答问题三个环节的比赛后,我校选手来自政管学院的陈璇文同学发挥出色,荣获二等奖的好成绩。
2007年,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中,我校共有四件作品获奖,其中,赵晓伟同学创作的《试论知识产权与既有民事权利体系的接轨》获二等奖,童周炳等同学创作的《中国养老机构现状调查——以北京市为例》、杜霜江同学创作的《四川省旺苍县妇女权益保护状况调查研究报告》以及叶勇同学创作的《试论小额信贷实施途径的法律体系构建》分获三等奖。
2007年,由中国空间法学会组织的第五届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如心会议中心举行。我校代表队荣获亚军,吴昭昭同学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2008年,第十二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在外语研究出版社国际交流中心举行,我校代表队通过重重选拔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
2009年,由国家版权局主办的 “与世界同行•保护版权” 2008大学生版权保护主题辩论赛决赛在国家版权贸易基地主报告厅举行。我校荣获冠军。
2009年,第十一届“挑战杯”航空航天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隆重举办。我校共有五项作品入围决赛,其中一项荣获二等奖,其余四项荣获三等奖,同时我校荣获校级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
2009年,中国大陆高校第三届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比赛在中国人民大学落幕。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由国际法学院朱利江老师指导并带队、国际法学院2007级本科生王奇帆同学(辩手)和胡宇鹏同学(辩手)组成的我校代表队从20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本届大赛冠军,并将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资助参加2010年3月在香港举行的第八届亚太地区高校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比赛(Asia-Pacific Red Cross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Moot),国际法学院2007级本科生王奇帆同学还荣获本届比赛最佳辩手奖。
2009年,中国空间法学会第七届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比赛(Manfred Lachs Space Law Moot Court Competition)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我校代表队最终荣膺比赛冠军捧得“航天杯”,杨琛同学同时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2010 年,首届“天伦1506”全国大学生辩论赛总决赛在广东省佛山市1506创意城举行,我校成功夺冠。
2010年,双星杯2010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在山东青岛举行。我校辩论队夺得双星杯2010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亚军,我校辩论队三辩肖磊同学荣获本届辩论会全场最佳辩手。
制作团队
策划制作蔡明波编辑 米莉
资料收集 王双 朱芯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