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上午,马抗美副校长到政管学院调研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人事处处长吴平、副处长王林怀、师资科科长宋乃龙参加了调研。院长常保国、分党委书记李程伟及院办主任王书丰、教学科研办主任王晓妹等参加了汇报。
常保国从规模与结构、博士化与国际化程度、科研能力与教学水平、人才引进与在职提升、教书与育人等方面介绍了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还就我校职称评定政策的稳定性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作为政管学院早期建设与发展的推动者,马抗美副校长对学院近年来师资队伍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政管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已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和质的提升。她要求学院控制教师队伍的总体规模、严把入口关,引进高素质人才;采取政策鼓励和倾斜措施,大力培养青年拔尖人才,实现学院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新的提升。
附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2002年以来,政管学院通过引进人才、接收海内外高校优秀博士毕业生、在职提升、赴国外学术进修等措施,使师资队伍建设有了很大提升。尤其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先后引进了丛日云、蔡拓、潘小娟、孙承4位学科带头人和5位青年骨干教师,为学院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目前学院师资结构比较合理,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55名教师中教授20人(其中二级3人,三级4人,四级13人),副教授22人,讲师13人。学缘结构日趋合理,最后学位来自北大、人大、南开、清华、外交学院、社科院、政法等国内名校的比例为7:9:9:2:2:2:7。教师队伍中有博士学位44人,博士化接近80%。教师队伍的国际化视野有了较大提升,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1人,在国外高校学术进修半年以上有14人。近5年学院教师主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以及来自国务院所属部门、地方政府、国际基金会、企事业单位项目50余项,获得科研资助820余万。
多位教师在全国性学术组织担任职务。如中国政治学会理事6人,副会长1人;教育部政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3人,副会长1人;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副会长1人;国家社科基金政治学科评审专家2人。
2002年以来,教师获得20余项省部级科研、教学奖励和荣誉称号。如全国百篇博士论文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马工程”教材、国家精品课程、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教学科研奖励,以及获得北京市高校名师、北京市师德标兵、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等个人和集体荣誉称号,3名教师获得“中国政法大学十大最受学生欢迎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