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求职经验谈】之十八:有目标 有韧性 会成功——法学院2010届双学位毕业生徐富军谈求职经验

来源:徐富军   6-17   阅读:
T AAA

【编者按】为促进和帮助大学生就业,2010年3月,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和法大新闻网联合设置专题栏目,启动“求职经验谈——中国政法大学2010届毕业生求职经验交流系列报道”。

《求职经验谈》,顾名思义,本专题收录的都是今年已经成功找到工作的同学们的经验和体会,他们在这里畅谈自己的求职经历,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求职过程和感悟,这其中的酸甜苦辣、艰辛坎坷或许你正在经历,他们曾经的迷茫、犹豫或许你也深有体会。然而,要始终相信,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找到适合的方法,坚持积极的态度,再加上充分的准备,最终总会获得你想要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成长,获得一次从校园走向社会的精神洗礼。

我们希望通过他们的经验之谈,能有效激励全体毕业生提升就业观念、坚定报国志向、激励进取心态、实现成长成才。我们惟愿:“他们的成功成为我们的动力”。交流经验,分享感悟,让每一个法大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青春梦想,在这条最终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来到中国政法大学已有五载春秋了,在这几年中一步步见证着自己的成长。我是现法学院4+1的双学位徐富军,原商学院经济学专业。在被约稿时既惊喜又茫然,可我却毫不犹豫地应允,因为在自己的心中有许多话要对在校的学弟学妹们说,也希望你们都能找到很好的工作,为母校争光。

从去年十月份开始我便开始了找工作生活,从无从下手到渐渐熟悉,其中的辛酸、欢喜、气馁都曾有过,但最终还是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单位。在年末的两个月里,先后接到北京苏宁、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工商银行广州分行、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的录用通知,但最后我选择了签深圳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前景才是最重要的,名号都是虚头都是给别人看的!

那么,如何才能在高校云集的北京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呢?我给大家的建议是:有目标、有韧性、会成功。我认为找工作主要有两大步:一是前期的准备阶段,二是付出行动的阶段。另外我将找工作中比较重要的面试环节单独提炼出,供大家参考。

前期的准备阶段

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是最为重要的,有的放矢方能游刃有余!这也是术业有专攻的道理。由于我是双学位,曾见证了身边同学找工作的困难和迷茫,所以从去年的春天开始便设计好了自己的目标,向银行业发展,并决定为此付出行动。在去年夏天我参加了“计算机等级证书考试”、“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并通过,单位看重应聘学生的不仅仅是学历、面试素质,而相关的硬件——证书、实习经历更成为了有力的敲门砖。所以,下面两点很重要:

第一,做好从业目标规划。每一个准备找工作的学弟学妹,至少从大三开始就要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一个规划了,你向往而且现实的行业是什么,并在此基础上搜集从业信息,从事这一行业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对实习、学历、证书有什么要求。

第二,做好所需资格的准备。开始准备相关的从业证书、实习经历等工作,在我的认识里至少以下的证书或证明是必须的:外语方面的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目标行业方面证书、好的实习证明等等,像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会计从业等都是不错的。

找工作期间的付出

积极的心态、全面的信息、耐苦的精神、完备的素质都是在这一环节体现出来的,找工的成败也就在此一举。从下面几个方面的讲述中你会体会到其中的不易:

第一,禁得住吃苦耐劳的考验。这也是我最想说给大家的一句话。尤其是昌平校区的学弟学妹。作为昌平的一名学生,在找工作期间的最大不利就是距离市区太远,企业组织的招聘会宣讲会多安排在海淀区,如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等高校,每天早出晚归坐车的奔波是我们首要面对的,在09届的同学中有很多就是因为懒惰而放弃了许多宣讲会、招聘会的机会,能坚持下来的一定就会是胜者的一列。

第二,招聘信息搜集的全面性。信息的掌握可能就决定了你的命运,往往不期而遇的机会就注定了你的未来方向。依我的理解搜集全面有用的信息可以从以下方法开始:好的网站有“应届生求职网”、“智联招聘”、“前程无忧”、“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以及各高校网站,作为向法学方面发展的可以关注我校就业网站,而其他专业可以很好的关注“人民大学就业网”、“清华大学就业网”、“北大就业网”、“中央财经就业网”等网站,其实从“应届生求职网”就可以全面的找到想要的信息了,它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信息没有那么杂乱,很对口。

第三,宣讲会与网申的比较。会有许多同学问找工作时宣讲会有必要去吗?因为毕竟在各高校会有许多的校园宣讲,尤其是人大、北大、清华等,来回跑会很累,所以有许多人认为既然网申了就没必要再去宣讲会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我提倡大家在自己规划目标内的校园宣讲都要过去,不管有多累、需要跑多远,让大家去的原因是:我们投简历的第一个目的是获得面试的机会,网申作用并非很大很稳妥,设想在成千上万份的网申简历中你获得筛选通过的几率能有多大。但参加宣讲会就不一样了,在宣讲会现场有些企业会当场收集简历,而面试人员的名单中会优先从现场参加宣讲的同学中筛选,所以我们能够进入面试的机会就增加了一百倍。但是每场宣讲会都去参加对于住在昌平的同学来说是极大的考验,这就是我上面第一条所说的要“禁得住吃苦耐劳的考验”,这才是对找工作毅力上的最大考验。

第四,着装方面要考究。我所说的考究是正规、正常的职业面试装束就好。在参加的许多次面试当中,有些人着装存在问题,大家应尽量避免:一个是休闲随意的生活装扮,参加面试毕竟是正式的环节,着装的正规性代表着一个应聘者的态度,邋遢的运动鞋、牛仔裤是极力应避免的;另外是不要启用潮装,有些个性的青年居然穿着潮装来参加面试,细窄的领带、纠结的小西装让人看起来很不踏实,没有安全感,这是男士方面,而女士在着正装时要注意不要太暴露了,正规的HR还是很有专业水准的。

面试环节——决定胜负的关键

关于面试是敏感话题,我的经验是:自信、乐观、从容、专业。

面试是评价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决定应聘成败的关键。在面试过程中,你的形象气质、言谈举止、眼神交流、专业程度等等每一个细微的方面都是你的评分项,甚至某一个细节方面处理的不好将直接将你拉入黑名单,宣告你此次面试的失败,如同法律中的“一票否决”。所以在进入面试现场的那一秒起,你的神经是时刻绷起的,任何方面都要做到“先思考、后行动”,专业的HR会在不经意的言谈中搜寻你的不利信息,对你进行评价定位,所谓的小心陷阱就是这个意思了,不妨告诉大家,绝大部分的HR是心理学专业的。

那么自信、乐观、从容、专业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呢?

自信——是一种气质上的决胜感,可以在印象上给面试官一种有能力的表象,即便你在面试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或者言论方面与HR是对立的,也会给人一种“有想法、有魄力、与众不同”的感觉,而缺乏自信的人会很容易被人否定;同时,自信也是在鼓舞自己,避免紧张。

乐观——貌似乐观与自信很相近,但它却是一种良好的心态,而自信是一种品质,乐观的素质是面对不利情况的最好回应。一个乐观向上的年轻人会带着朝气,每一个公司都希望充实新鲜的血液。

从容——这应该是我认为最为重要的面试宝典。一个泰然镇定的应聘者会在气势上压倒许多人,面试中不必太张扬太个性,只要你不紧张、说话不吞吞吐吐、神情镇定这样你取胜的机会就有了一大半。如同谈家常话一样的单独面试会很受HR的喜欢;而在无领导小组的面试中,你可以表现的突出一些,毕竟要在许多人中才选择一两个,要引起领导对你的注意不表现得突出一些是不行的,多组织大家说话、多谈想法都是很重要的。因地制宜,在多经历几次面试后就自然明白了。

专业——我说的专业不仅仅是所学专业的意思,更重要的是对你目标规划中所确定的行业要有所了解、要很专业,每一个HR都希望自己的应聘者是冲着自己来的,非常想加入这一行业,而你表现得对这一领域很熟悉很了解会使你获胜的可能性大大提升。如我应聘银行业,就要对银行的业务范围、业务流程、公司组织编制等有初步的了解,对此行业的各大领军单位有所涉及,对职员进入公司的岗位分配有所熟悉,这些都是你取胜的秘诀。

另外,将一些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后续事项也与大家分享下。第一是体检问题,经过简历筛选、笔试、初面、终面等环节接下来就要进入体检了,貌似体检是应聘取胜的第一信号,随后的就是录用通知(即通常说的Offer)。但我们在参加体检前要明确你到底想去哪个公司,要知道每次参加体检都要抽血、胸透X光,这对身体是有很大副作用的,所以在此建议大家要慎重选择,但现实中不参加体检一般是无法被录用的,为了安全保险能够收到Offer许多人都是进行多次体检,结果“无偿献血”了几百CC。第二是面谈薪酬待遇问题,在签《三方协议》时会遇到谈及薪酬待遇的问题,一开始我们可能很小心不敢太涉及敏感话题,但这是关乎我们切身利益的,我们要了解清楚公司能给的待遇是怎样,以便明确放心地签约。

以上便是我与大家交流分享的求职经验,希望可以给因求职而迷茫的朋友一些帮助。在此也感谢法大对我的培养,感谢校就业指导中心一直以来提供的咨询指导,也希望学弟学妹们以法大为荣,勤于塑造磨练自我,将来有一个很好的工作归宿,为母校争光。

最后望大家铭记这样的法则:事业——明确规划、勤行动、要自信;人生——多思考、多总结。

【点评】“有目标、有韧性、会成功”,是徐富军同学给师弟师妹的求职建议。的确,“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 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对于求职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在大学生活中不但要树立明确的目标,而且要进行合理规划,并付诸实践,默默地为目标的实现做准备。在大学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的今天,求职不仅需要脑力,也需要体力,更需要积极主动争取,要求我们善于全面收集招聘信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地积极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这无疑需要我们的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面试是评价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决定应聘成败的关键,要求大家慎重对待并智慧把握。最后,在大学生首次择业的过程中,面对诸多的offer,本文主人公在综合权衡后,选择了自己眼中发展前景最好的,这也是明智之举。诚然薪酬待遇很重要,但是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他的第一份工作是经验积累的关键时期,在一个拥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单位所积累的工作经验,将对大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乃至个人成长影响深远。(法学院 王家启)

编辑 米莉

关闭

| 图片新闻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