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
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这是温总理写的一首诗——《仰望星空》,读罢掩卷,陷入沉思,何谓星空?寥廓、深邃,系真理,庄严、圣洁,是事业,自由、宁静,为信仰,壮丽、光辉,当希望。
2008年5月4日,温总理的来访在法大重新演绎了这属于蓟门军都的真理,事业,信仰,希望。饱含着爱国重民的感情,温总理为我们描绘了一片群星璀璨的夜空。
子曰:“朝闻道,夕可死矣。”为了追寻真理,多少人食不知味,夜不能寝。什么是我们的真理?
事业让我们凝聚,让我们团结,而什么是我们的事业?
“信仰,是人们所必须的。”“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信仰让我们学会坚定,得到幸福。而什么才是我们的信仰?
这一切之后,我们希望的未来是怎样一个光景?
总理说:“不仅要明法,还要明道,懂得真理,懂得法律。这个德就是道德,也可以叫做真理。”真理为德,德基于国情,系于民生。近代以来中国落后于世界,包括法制在内,我们不断的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我们的书本上写的是西方的法学家、法学理论,但是我们要学习的,是经过中国化的法学理念,法学理论。只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才能适用于中国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特点。我们才不会因为书本与现实的落差而感到迷惑,感到失落,不断奋进。这是我们的真理。
什么是我们的事业?是经国纬政,是法泽天下,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奉献青春热血,毕生心力。总理说:“中国政法大学是我们全国最高的培养法律人才的学府,因此承担着这样重大的责任。很简单,任重而道远。”徐校长和江平教授都曾教导政法大学的同学们要有远大的抱负,要有民族大义,要到更高的平台上去,我们的大学生是要主导中国未来的。因此,培养优秀的大学生,引领中国、引领中华民族走向民主法治的光明未来,这,是我们的事业!
什么是我们的信仰?是公平?是正义?温总理告诉我们:“对于学法的人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要有一颗公正的心。”离开了国家和人民,空谈公平与正义,是没有持久的动力,没有坚强的毅力的。我们的信仰是公平正义,是心系国家、心系人民的公平正义。这,是我们的信仰。
而什么是我们的希望?我们自己,每一个法大学子就是我们的希望!总理在图书馆,在宿舍,在食堂多次赞许法大的同学,我们要成长成为爱国重民的法律人,我们秉承“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训精神不断努力,中国民主法治的未来就有希望!
对于我们的学校来说,温家宝总理的来访最重要的意义,不在其形,而在其质,在指明法大学子前进的方向,在告诉我们仰望怎样的星空。
总理在图书馆座谈时说道:“我这个人有很多缺点,但是有一点我是不敢落后的,就是爱国。我的每一滴血液、每一个细胞,甚至将来死了烧成灰,每一粒灰烬都是爱国的。”
总理在谈到上访群众时神情略显沉重:“什么时候我们的法律,从立法的完备到执法的公正,到诉讼法的健全,使这些人不必跑这么远,就可以就地解决这些问题。”
作为一国总理,统筹国家发展全局,“国以民为上,民以生为先”,总理深明浩浩爱国大义,深知巍巍民生之重,字字句句饱含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爱国重民,就是总理对法大学子最大的期许。
一个大学需要一种精神,北大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师大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大学的精神感召着青年大学生为实现历史使命而奋勇前行。21世纪中国将迎来一个历史的飞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中国政法大学和法大学子必将成为推动这一趋势当之无愧的中坚力量,如何承担起这属于我们的历史使命?
是爱国重民,爱国主义精神将我们对未来的期望融入了民族大义的感情因素,其中包含了最强大的精神感召力,民生是我们身边最直接的问题,爱国让我们坚定,民生让我们求实,在爱国重民精神的感召下,我们才能在庸俗中始终保持最崇高的理想,才能在理想的面前不止于空谈而踏实勤勉。我们有着“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训精神,这次总理给我们突出了爱国重民在“厚德”中的重要性,这应当成为我们法大夜空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
我们可以预见,倘若如此,一代又一代法大学子,不甘于安坐坑底,我们仰望着法大爱国重民的星空,不断前行,未来就属于中国政法大学,属于爱国重民的法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