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晚,由中国政法大学主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七所高校协办的第一届“明法杯”首都高校法学研究生八校辩论赛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拉开帷幕。经过校研究生会紧张有序的筹备,比赛从赛制设计到场次安排都呈现出科学细致的特点,受到校领导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我校副校长朱勇教授出席辩论赛启动仪式并为辩论赛致辞。
本场辩论赛通过三轮淘汰赛角逐出最后的获胜者,辩题均选自有一定影响的争议案件。当晚进行的第一场比赛是由北京大学对阵中国政法大学,两校辩手紧紧围绕“明星代言虚假广告是否应该承担赔偿责任”这一时下在法学界以及法律界颇有争议的命题,在各自精心设计的逻辑框架内连出高招,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在整个辩论过程中,两校辩手唇枪舌剑,互不示弱,以缜密的思维、犀利的语言和敏捷的反应对对方辩手的陈述漏洞予以有力回击。与此同时,辩手们扎实的知识功底和深厚的理论素养也在整个辩论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辩论过程中双方围绕辩题还就民法学上的注意义务、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等基本的理论命题予以了明晰和梳理,以我国法学理论和实务过程中的种种争议为依托,将思辩的魅力与学理的权威完美结合。辩论赛第一场在被告方中国政法大学四辩情理相融的总结陈词中结束。
在随后的陪审团评议过程中,双方辩手仍感意犹未尽,在赛后继续探讨这一命题在法律与道德界限中的认定。此时的辩手们已经抛开了比赛的束缚和胜败的牵制,畅所欲言,直抒见解,给在座的同学们继续送上他们精心准备的法学大餐。
更为有趣的是,在最后的点评过程中,三位老师也谈吐幽默、机智诙谐,将当晚辩论赛进一步推向高潮。点评已经不仅仅就当晚辩论赛进行专业技巧的评述,更是进一步向法律人提出了面对这一神圣职业的素养要求和特定思维,在场同学都深受启发。
本场辩论赛最终中国政法大学获胜,四辩郝迪被评为最佳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