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法大牵手宜信启动高校金融消费者教育保护基金

来源:新闻中心   3-10   阅读:
T AAA

近日,由我校与宜信共同打造的全国首支高校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基金在北京正式启动。我校副校长李树忠,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栗广元,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金融消费教育处副处长武岳,我校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赵旭东、金融创新与互联网金融法制研究中心主任李爱君、开放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吴景明,宜信公司高级副总裁刘大伟及十余家社会媒体出席了启动仪式。

李树忠在致辞中表示,在金融改革中,金融产品不断地快速增加,消费者有了多样化的选择,但同时也增加了风险。中国政法大学和宜信公司发起针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金,加强对金融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推广,体现了宜信公司的社会责任。

栗元广认为,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及产品日新月异,提高消费者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成为当务之急。本次合作,中国政法大学和宜信公司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必将有利于更加快速、高效、专业地推动金融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让更多金融消费者享受金融业改革带来的成果。

刘大伟表示,目前,中国当前的金融普及率不足,金融教育也非常有待提升。本次与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启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基金”,可以把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更好地看清金融创新和金融创新中的风险,更好地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据了解,项目启动后,中国政法大学和宜信公司将在推进金融消费知识普及方面展开合作,扩大金融服务受众面,强化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依托该基金,今年将开展“金融创新与法制媒体班”、“金融消费知识校园宣传月”、“高校金融消费知识竞赛”等一系列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活动。

在启动仪式上,依托“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基金”展开的 “金融创新与法制高级媒体班”也正式揭牌。“金融创新与法制高级媒体班”得到了中国政法大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央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的政策支持,邀请来自金融监管部门、行业权威专家学者和相关金融机构的专家授课,面向主流财经媒体中金融报道领域的采编人员、相关传媒领域的优秀人才招生,通过理论学习以及实践活动等多种教育方式,提高媒体从业者的金融与法律知识水平,以便更好地进行财经金融报道工作,为我国的金融深化改革与发展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背景介绍:

中国政法大学在金融法领域有深入研究理论基础,拥有一批金融法方面的教授专家,开办金融法相关课题与研究项目。在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结合的过程中,如何做好金融风险的防范于控制涉及诸多法律问题,为更好地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为国家应对金融创新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提出对策建议,中国政法大学于2014年4月8日成立了中国政法大学金融创新与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共包括10余名学术委员和40余名专兼职研究员。研究员既有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也有来自“一行三会”、“两高一部”等相关监管部门及实务部门领导。

宜信公司是一家集财富管理、信用风险评估与管理、信用数据整合服务、小额贷款行业投资、小微借款咨询服务与交易促成、公益理财助农平台服务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服务业企业。目前已经在 133个城市(含香港),48个农村建立起强大的全国协同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普惠金融与财富管理服务。

(文/记者 骆红维 编辑 骆红维)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