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为庆祝建党85周年,校党委召开 “争创先进,共谋发展,构建和谐”主题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教师代表、职工代表、学生代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委职能部门负责人。校党委书记石亚军、副书记冯世勇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马抗美主持。
马抗美同志在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85年风雨历程后,对我校党建工作进行了简单总结,指出近年来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果,教职工、基层党组织多次获得高校系统、北京市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称号。
座谈会上,于近日被北京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常保国同志首先发言。他以自身经历,谈到了教师的三种境界——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以及为学生做实事,他表示自己所做的只是力所能及地为学生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是一个普通党员应该做的。常保国同志认为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应该有乐于给与、甘于付出的境界。他在发言的最后以“党员就是人民的公仆!”这句话与大家共勉。
随后,蔡拓、倪才忠、李淑荣、曲新久、赵燕、孙选中、肖知花等师生代表也结合自身经历,谈了自己对党的认识,对保持党员先进性的看法,对党建活动的经验体会,并从多个层面对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党委书记石亚军同志在座谈会上作总结讲话。他指出这次座谈会主题先进,内容充实,别具一格,大家既谈了对党建工作的经验,又谈到很好的建议,对解决实际问题很有帮助,是一次成功的座谈会。他表示无论是去年的先进性教育活动,还是今年构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最终都是要明确“什么是党员先进性”、怎样来体现保持党员先进性。他希望师生能达成四个共识。一是确立坚定的愿景,防止把理想信念虚化和软化。愿景是对未来的愿望,作为党员就要真正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现在很多党员把这种思想信念虚化和软化,变得看不着、摸不到,在面对大是大非问题时没有底气,这会使人们认为共产主义理想是不可把握、没有生命力的,因此作为党员必须克服这种倾向。二是树立优良的人格,防止把党性神化和物化。作为党员的党性应该体现在实实在在的人格上,要让大家看到你在为国家、社会、人民做贡献、履行义务,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要引领普通群众,而不是把党员的资格作为交换的砝码,追求名利,因此党员必须克服把党性神化和物化的倾向。三是培养因应的语境,密切联系群众,防止在语境上的老化和异化。“因应”就是要求一个先进的机构能够继承光荣传统和包容现代发展需要的适应性,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与人民群众有共同的语言,但又要保持正确的立场,因此必须克服在语境上老化和异化的倾向。四是养成公信的为向,防止行为的腐化和泛化。群众看的是党员行为的指向,看党员代表了什么,因而党员必须保持公信,并克服在政治、经济、生活和学术等方方面面的腐化,避免把党员的行为庸俗化。他要求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应进一步找准问题、拓展思路、找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路径,做好涉及理论、观念、实践、措施等各方面工作,使我校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
最后,石亚军同志代表校党委祝愿全校党员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