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会议精神

来源:马华山   6-15   阅读:
T AAA

6月14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会议的精神,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召开了全体委员会议。校党委书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石亚军教授主持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马抗美教授出席了会议。

会议首先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名称的变化,决定将我校原“两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更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构成不作变动。

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有两项:一,传达教育部6月5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会议的精神;二,结合教育部的会议精神,讨论我校贯彻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新方案的实施意见。

马抗美教授首先传达了6月5日教育部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会议的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历来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要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明显改变的要求,据此2004年制定了经中央同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新方案,今年胡锦涛总书记又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为了贯彻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新方案,教育部正集中全国最优秀的力量,统一编写教材,使新教材成为反映最新理论成果的优秀教材,并经中央审定后在全国高校统一使用。为此,教育部要求各高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高起点地做好新方案的组织工作。今年秋季首先开始实施新方案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求认真做好教师培训、统一教材的使用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要做好实施新课程方案的统一思想工作;课程的组织管理上,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但要对老生的原方案加入新的元素;教师要全员进行培训,努力将新方案的课程开设成精品课程,并在一级学科层面上培养博士,充实教师队伍。

结合教育部的会议精神,就我校贯彻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实施意见,会议进行了重点研究。石亚军教授就我校依据中发[2004]16号文件及教育部会议的精神制定我校具体的实施方案,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采取的重要举措,将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推向新的高度,我校必须按照中央和教育部党组的要求,立即行动起来,从机构调整、师资提高、课程建设、条件配备入手,多方面深化改革,将新方案落实到新学期课程计划的实施中。

经过研究,委员会决定就我校对新方案的实施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一、加强对新课程建设的领导。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下成立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马抗美副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张桂琳副校长担任,成员由相关的部门负责人组成。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具体领导、协调新课程方案的实施。

二、建立新课程首席教授制。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确立各门课程的首席教授。首席教授的设立在我校是第一次,对首席教授的条件、责任、实行效果,要全面考虑,要配备政治上强、业务上精的力量担任首席教授;对新课程的实施,首席教授要全面负责。同时,要赋予首席教授相应的权利。

三、充实、完善与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研究机构。

四、立即启动对新课程教师的暑期集中培训。所有担任新课程的教师都必须要参加培训,否则不能担任新课程的教学工作。

五、由教务处牵头立即制定2006级新生的教学计划,对新课程的实施作出总体安排。同时,要拿出教学执行计划,对新课程的任课教师、班级划分、时间安排、课时落实,制定出可操作的方案。

六、加强课程建设。课程建设的核心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第一,要加快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第二,加强教材管理,要统一使用教育部的统编教材;第三,积极推进教学现代化手段的建设与应用,鼓励教师制作和使用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提高课件的应用水平和质量;第四,改革与更新教学方法,要理论联系实际,把引导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第五,加强教学的实习与实践环节。没有对社会的接触,没有实际的感受,课程的改革不可能成功。要集中地在一些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基地接受社会实践教育,也可以聘请先进典型人物来校做报告。

七、处理好几组重要的关系:一是新生与老生的关系。老生执行老的教学方案,新生执行新的教学方案,要把新的精神和内容渗透进老生的教学方案中。二是研究生与本科生教育的关系。对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也要按照新方案的思路继续深入进行。三是成教生的教育关系,要参照新方案来设置成教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四是协调好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学生、以及管理方面的相互关系。

八、要加强课程研究。新方案的几门课程究竟应当讲什么、怎么讲、讲出什么效果、应该解决学生什么问题、衡量课程成败的标准是什么,以及我们的教师应当怎么做,要在首席教授的带领下认真进行研究,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同时,对课程管理、教学管理也要加大研究的力度。

九、对新课程方案的实施要给予经费上的保证和支持。

十、建立一套完善的课程质量监控体系。比如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对新课程的实施情况、教学效果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建立听课制度;首席教授对课程质量的监控;免试推荐研究生工作中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情况的条件要求等。

对近期新课程实施的准备工作,即2006级新生课程计划的制定、教师队伍和教学机构的充实完善、首席教授制确立、暑期教师的培训计划、新课程体系的质量监控保证、教材的保证,石亚军教授也提出了明确的执行要求。

马抗美教授就部分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辅导员的培训、《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作为选修课纳入新课程的整体实施方案,以及下学期即将全面开设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参加会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有:商学院副院长马丽娜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文兵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卞建林教授,党委宣传部部长刘长敏教授,学生处处长李秀云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凯林教授,教务处处长李树忠教授,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飙教授,组织部部长胡明教授,伦理学研究所所长段志义副教授,科研处处长崔永东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常绍舜教授、程美东教授。

关闭

| 图片新闻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