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助学贷款一定程度上为在校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保障,为他们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提供了经济支持。但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受益者,大学生在毕业之后的还贷率却始终不是十分的理想。导致还贷率低的原因有多种,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大学生个人的信用问题。
对此,6月15日,我校学生处在昌平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学术报告厅举办了国家助学贷款诚信教育讲座暨还款承诺仪式,旨在通过诚信还贷承诺书的形式为还贷的顺利完成提供保障。中国银行昌平区支行副行长李慧铭应邀担任主讲人,中国银行昌平区支行各营业部门负责人及我校各学院毕业年级辅导员及06届贷款毕业生参加了此次活动。仪式由学生处副处长刘琳琳主持。
李慧铭在讲座中指出,诚信作为一个合格社会人的基本人格之一,在个人参与社会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它使人与人沟通交流的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又是完成各项经济活动的基本前提。大学生不仅在对待助学贷款的问题上要遵守诚信原则,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个品格落实到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在贷款毕业生还款承诺仪式上,贷款毕业生代表法学院2002级李大伟同学宣读还款承诺书。贷款毕业生们在还款承诺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郑重承诺按照助学贷款还款协议,按期、足额归还贷款。同时主动将变更后的工作单位、个人联系方式通知银行和学校。毕业生们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母校良好的声誉及个人的诚信。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2004年,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借款学生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弥补在校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不足,毕业后分期偿还。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利用金融手段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大举措,对实现教育公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国家助学贷款全过程大致可划分为申请、发放、还贷三个环节。其中,还贷环节既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关系到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声誉,并直接影响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