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艺术,永远的爱恋——新闻中心记者团深度对话之毕可鹰印象

来源:通讯员 张途   6-6   阅读:
T AAA

6月5日晚,应新闻中心记者团邀请,我校人文学院艺术教研室主任毕可鹰教授走进深度对话栏目。这次访谈与以往不同是,访谈嘉宾毕可鹰老师从一开始就向慕名而来的学生展示了他在艺术上的惊人才华。毕老师十分重视这次对话,将自己心爱的两样宝贝:萨克斯与笔墨纸砚带到了现场。他饶有兴致地向大家演奏了萨克斯独奏《春风》,之后又与在场的同学一道为大家演奏了一段萨克斯重奏《青藏高原》,赢得大家一片掌声,毕老师以自己的精彩表演将一开场的气氛渲染得格外热烈。

与书法相遇

访谈从毕老师的家庭开始谈起,他充满深情地回忆起自己的父亲。毕可鹰老师的父亲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小提琴制造家兼京胡演奏家,若没有父亲走上艺术之路的影响,他的人生也许就与现在完全不同了。本是长工的父亲,因为偶然中接触到了京胡,从此一发不可收,父亲在京胡上的才华得到了认可,而当父亲意识到自己的艺术生命出现了瓶颈时,小提琴制造,又成就了父亲艺术生命的另一片天空。父亲的多才多艺被贺渌汀发现,离开了山东,进入了上海音乐学院。并且,父亲也带着他走出了故乡山东,来到上海,接受更好的教育。毕老师曾先后从师于书法大家许宝驯、任政。他说自己并不是一个书法天才,相反,在一开始,毕老师的书法成绩非常糟糕。许宝驯老师的鞭策和分数的刺激让他开始下决心勤练书法。而任政老师所赠予他的“石上生柏,逆境成人”更是成为他一生的箴言。高中最后一年,他参了军,并被分到了新疆,在那里学习了笙,这为他今后的音乐生命埋下了伏笔。本以为一生都要在那里度过的他,遇见了命中的“贵人”。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的书法水平得到了北京首长的认可,他得以调到了北京,人生从此不同。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

1966年,毕老师调到了北京,开始学习双簧管,面对来自家庭的疑问,他立下了“不学则易,要学则精”的誓言。他从师于萨克斯大家范圣琦先生,并因在“文革”中与范圣琦的患难之交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受到政治原因的影响,毕老师的艺术生命险些要划上休止符,但他抓住机会,在1969年考上了空政文工团,使得艺术生命顺利延续。因为“文革”的原因,恩师范圣琦一直无法专注于业务,在那场风暴结束之后多年,1992年,范圣琦组织自己的弟子们组建了北京萨克斯重奏乐团,毕老师是七个成员之一。“范圣琦老师在舞台上的大家风范是我一生的楷模和学习的对象”,毕老师由衷的感慨道。“音乐家都将能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作为一生的最高荣誉,在北京,能登上北京音乐厅,也是北京音乐家的最高荣誉了”,他自豪的回忆起登上北京音乐厅的经历,从照片上我们可以充分看出老师的自豪与自信。

用艺术装点人生

谈起毕老师的艺术生命,除了书法和音乐是他一生的挚爱外,纂刻和摄影也是他的爱好和不孜的追求。1992年,适逢中韩建交,因为毕老师在书法艺术上突出的造诣,国务院邀请他为韩国总统卢泰愚治印,这在毕老师的艺术生涯中,也是一段颇值得自豪的经历,“能够为中韩友好做点微薄贡献嘛”,他诙谐地说道。除此以外,他的秦始皇玉玺的复制品也在国际上获得大奖,赢得了国际声誉。1998年,毕老师来到了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并应邀为钢琴之王李斯特纪念馆题词,至今仍保存在李斯特纪念馆之中。毕老师在现场用一系列幻灯片为大家展示了自己的书法作品,包括楷书、行书等一系列字体,老师的才华使得大家惊叹不已。

用人生追寻艺术

1981年,毕老师告别了辉煌璀璨的舞台,来到我校从事教学工作。24年来,他为我校培养了大量的书法和音乐人才。去年退休后,是闲云野鹤般的边继续追求自己的艺术,边享受退休的闲暇时光,还是继续做一个老师带领学生在艺术上取得进步的,成了摆在毕老师面前的两难选择。但是,对学生深切的爱和对教学事业的无法割舍最终让毕老师继续从事教学事业,他在学校开了书法与美术欣赏这门大课,同时还组建了精品书法这样的小班课程,继续培养书法人才。两年前,应学生处之邀,毕老师担任了天空印象美工社的辅导工作,与学生们始终保持着亲密的接触。毕老师幸福的谈起了自己的妻子,他坦陈由于工作的繁忙,在家庭事务上自己没有非常放在心上,而妻子是自己的贤内助,有了妻子的鼓励和支持,他才能够一直坚持对艺术的追求。

当访谈进行到快要结束的时候,毕老师再次慷慨的为大家献上了自己的绝活,这次,不是萨克斯而是现场书法表演。他挥毫泼墨,为记者团的同学们题上“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八个大字,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这场访谈让同学们都感受到了毕老师的随性、激情和对艺术多年来不变的执著追求。艺术,是他永远的爱恋。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