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马抗美亲临现场指导工作

献血

志愿者服务台

3月26日下午,随着最后一瓶鲜血被装入北京市血液中心的采血车,我校2006年无偿献血工作正式结束。在为期两天的采血过程中,我校共采集无偿献血567袋,圆满地完成了预期目标。
今年的献血工作是我校献血管理模式转轨的第一年。学校全面启动由完成献血指标向预约登记自愿无偿献血管理模式的转轨工作。为保证献血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各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学校先后就献血工作召开三次专题协调会,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与协调。校团委通过橱窗、网络专栏、专题手册等等多种形式对我校献血工作进行了及时的报道与宣传;校医院与地方政府献血办公室积极的沟通与协调,确定了献血的具体时间;后勤管理委员会饮食中心还发动了为献血同学的无偿募捐活动。
3月25日,采血工作正式展开。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马抗美在校团委、学生处、校医院以及各院负责人的陪同下于献血工作开展的第一天来到校医院视察了各院的献血志愿服务工作,看望、慰问献血同学。马抗美校长首先来到采血室看望了献血的师生,并与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随后视察了校团委以及各学院的献血服务台,并高度赞扬了此次献血活动的服务与保障工作。
在两天的采血过程中,校医院、校团委、学生处、饮食服务中心以及各学院分党委的负责人周密部署、亲临一线有力的保障采血工作的顺利进行。校医院统筹安排从体检、采血样、抽血、安排同学们休息到发放献血证等各项工作;校团委一方面积极组织与协调各学院,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组织各学生组织进行了大量服务工作,其中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校医院大厅为同学们提供发放并指导填写体检表,为献血同学提供引领服务、提供红糖水、照顾晕血同学等大量切实有效的志愿服务工作;我校学生会在校医院门口为每一位发放包括方便面、饮料、电影票的礼包,为献血同学送上了又一份的温暖;献血工作结束后,校艺术团在图书馆前为广大献血同学献上了一场温情演出;我校饮食服务中心在采血的过程中,为献血的同学提供了丰盛可口的免费午餐,同时员工们用自发捐赠的26419元为献血同学准备了丰富的营养品,保障了同学们在献血后能够及时补充营养,尽快恢复身体;正是这些组织辛勤务实的工作使得今年的献血工作得以按时、顺利完成。
在今年的义务献血活动中,我校涌现出了不少诸如多次鲜血、集体献血、提前献血的感人事迹。先后四次献血的后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赵广成老师,将无偿献血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又一次延续,为广大师生树立了“我为人人”的典范;继续教育学院西114寝室全体同学在寝室长的带领下、一起报名并一致通过了体检和血检,集体献上了自己流动在血液里生生不息的爱;还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李岩同学是踊跃报名、积极参与献血大一新生代表,他具有极高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他,想要通过本次献血为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拳拳之心,溢于言表,点点善举,助人为尚。
无偿献血是一项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公益事业,同时也是一次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机会。在本次鲜血工作过程中,学校各部门紧密配合、周密部署、深入宣传,对广大学生进行了积极的引导,通过无偿献血进行了一次生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在同学中树立了“以服务人民为荣、以团结互助为荣”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作出了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