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第六次党代会第二代表团召开代表团会议后,李曙光教授接受了新闻中心记者的采访。
记者:作为党代表,您对此次党代会有何感想?
李教授:党代会意义重大,此次党代会距上次党代会已经11年了。11年中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这个新的发展时期召开党代会可以说是契合时机和符合学校发展形势的。
记者:我校今年召开了研究生教育改革会议,您可以谈谈学校在改革导师遴选制度的具体措施吗?
李教授:导师遴选工作已经进行过了,目前的问题就是如何发展和完善这一措施。导师遴选的主旨就是要强化竞争意识,只有聘任的导师具有竞争力,培养出的学生也才具有竞争力。
记者: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或者说培养目标上有什么新的理念?
李教授:培养方式的主要理念就是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培养学生的重点也要从理论和学术的研究转向实践能力的提高。
记者:您能谈谈研究生学科建设方面有何举措吗?对强化学科管理方面有何具体措施?
李教授:为了符合我校提出的“法科强校”的宗旨,(研究生学科建设)重点还是要突出法学优势,把我校法科建设成全国一流的法科。但同时法学和非法学要同步发展,法学体系的发展也要由非法学体系来构建,把政法大学建设成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方面,学科申报虽然重要,但我觉得关键还是要强化学科管理,做好学术队伍建设、培养学术带头人以及营造学术氛围方面的工作。
记者:研究生改革中提出了“守护传统、弘扬特色、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的理念。究竟传统和创新是如何结合的?观念的转换具体指什么?
李教授:传统和创新并不冲突,如博导制度是原本就有的,但现在引用了聘任制度,所以就把传统和创新结合起来了。观念的转化方面,比如学校部门要从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这对很多管理人员来说难以接受,但确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记者:谢谢李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