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13时,第七代表团在学生活动中心207审议讨论党委、纪委工作报告。
副团长张荣京首先发言,他表达了对“两委”报告的赞同,并表示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教育。他指出,党委报告总结过去经验和成绩是全面的、正确的;对今后的学术、科研等提出的发展方向也是可行的;但报告提出的目标的实现应该靠全体党员干部的协力合作,比如要实现报告提出的“10个大师级学者”“5个团队”的目标的实现要解决“文人相轻”的问题,各位教师要越过学术分歧,团结起来,真心实意地推举“德高望重”的学术尖兵。
代表王牧教授在发言中表示了对“两委”报告的赞同,党委以“连续”的思路总结过去11年的经验是正确的;近年来我校所取得的成绩在某些方面来说是可称得上“突破性进步”的。但经验总结还是在某些方面也是不足的。王牧代表特别提出了对党委报告提出的“办学目标”和“特色办学”的认可——他指出,只有具备明确的目标才可能消除以往存在的自满、进取心、危急感不够的问题;其次,有明确的办学目标能集中力量在进一步发展原有法学学科(如刑事诉讼、刑法)的基础上大力扶持其他对我校来说较新的学科(社会学、刑事侦查、“大犯罪学”等学科),从而形成我校的特色学科,形成竞争优势。在科学研究问题上,他说,近年来我校取得的成绩是较大的,特别是在科研经费的改善和重视科研的意识上。
关于纪委的报告,王牧代表说,纪委总结的反腐成绩和工作经验是正确的,提出的具体的措施也是可行和科学的。
庞本代表在王牧代表发言后指出党委报告是谦虚和温和的,提出的目标是有助于凝聚力量和鼓舞意志的,措施也是具体、可行的。纪委的报告根本上是关心群众的,提出的“及时挽救、预防、警示”办法是科学的。但同时也他提出,本次党委提出的“跨越式发展”是否改为“持续快速发展”更体现对规律的遵守。
代表曲新久表示在各级党委建设取得较大成绩的大背景下召开党代会是有积极意义。我校11年在行政管理(从原来的松散、低效到现在的服务为核心、高效益)、教学科研的发展及后勤保障方面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应该从更为宏观的角度考虑,如在民主管理、教师治校以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以人为本、民主办学等方面进行加强,真正实现“依法办校”。其次,他还特别指出了校友工作的联系加强及制度化。同时,他也表示了对纪委报告的认可。
第七代表团团长李方晓表示了对新一任领导班子的认可(在关心服务同学和争取经费方面尤为突出);其次,党委的报告提出的“十大工程”将党务工作具体化,使之具有了方向性和具体目标;再次,她指出在教学上,我校应该进行改进在人才引进上的一些技术性问题。
刘邦惠代表同样肯定了“两委”的报告,她特别指出,党委报告中把“心理素质”作为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符合实际的,培养学生不仅是在学术上的,“做人”、“做事”的培养同样重要,要给学生创造文化氛围,使之成为有“朝气、人气、正气”的全方位人才。
周志荣代表提出,党委提出的目标是宏观的,在具体操作时应该在时间和制度上进行细化;其次,对学生工作及学生辅导员工作也应进行制度化;他同时提出了对学生工作的希望——应更重视文化的塑造和真正文化环境的营造,而不要只是从大流,搞攀比。
学生代表孟庆超提出是否应加强对“团学工作”的支持,包括大方向的指导与经费的投入。
最后,针对学生工作中的“就业”这个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代表们也进行了热烈讨论,他们指出,目前要解决的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从学校角度出发,要尽量对学生进行宣传,帮助学生扩大就业渠道;其次,同学们要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并练好自己的“内功”以适应各方面的要求。
在今天下午的审议会议中,代表们充分、热烈地进行讨论,对报告进行深刻学习,对我校今后的发展都表现出了极大的信心,坚信我校今后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