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02年50年校庆确立了把我校办成多科性、研究型、开放性、特色鲜明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新的办学目标。国际教育学院无疑是一个窗口,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化发展的轨迹。由此,在我校第六次党代会召开之际,新闻中心记者对我校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夏吟兰老师进行了采访。
记者:我校目前的留学生和港澳台侨学生目前的整体发展情况,夏老师可以给我们大概介绍一下吗?
夏吟兰(以下简称“夏”):招生的数量正在逐年上升:2001年我到国际教育学院的时候学生的人数还很少,到2004年这三年的时间里,我校港澳台侨学生和留学生的在校生总人数已经达到620多人。尤其是近两年,2003年的招生人数增加155人,今年招收的学生总数更是上升到219人。这是一个势头相当好的发展状况。
记者: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我校留学生的来源区域是否与以往有不同?
夏:留学生主要来自韩国,他们比较认同中国的文化。也有来自德国、日本、俄罗斯等较为发达的国家。
记者:那港澳台侨学生的大致情形如何?
夏:在我们学校,法律还是一个比较大的学科,到我校来学习的这些港澳台侨学生比较看重的就是我校的法律专业背景。别的学校的留学生或者港澳台学生80%以学习语言为主,而我校招收的学生80%以上以学习法律为其目的。我校的法学专业在国际上还是具有一定的声誉的。
记者:很多国家和地区,比如我国的香港地区,是属于英美法系,和我校一贯教学的大陆法系有所不同,教学中会有冲突吗?
夏:这恰恰说明来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文化政治法律领域的交流。比如香港地区,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等方面,要想和大陆很好地交流发展,就必须了解大陆地法律。而且现在,司法考试也对港澳台开放了,这也是他们来到大陆学习法律的一个原因,毕竟这是一个大的市场。
记者:那学生接受的教育体系会不会有冲突?
夏:多数学生来我校接受的都是法学本科教学,所以和他们本身并没有什么冲突。
记者:针对开放性的办学目标,您能给我们谈谈国际教育学院今后的工作思路吗?
夏:我想要有两个方向。一个就是要增加留学生的人数。要达到一个国际化大学所要求的留学生比例,我们学校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然后就是提高学生的质量。我校现在对留学生的主要要求是在语言方面,而专业方面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外国留学生高中毕业即可以申请来我校学习;港澳台侨学生是通过全国统考,我校今年的录取分数线已经有所提高,在今后还会逐步提高要求。
在数量的同时要求学生的质量,可以使得我校留学生在国际交往过程或在本国的工作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离开校园的时候做得更加好。
记者:那在对这些学生的师资方面,我们学校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安排?
夏:我们在留学生和港澳台侨学生方面采取的是趋同教育,和其他本科生接受相同的帮助。和我国的留学生出国留学一样,这些同学很希望得到本地学生的认同和帮助,我希望学校的其他学生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们各方面的帮助。
记者:我校毕业的留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哪些领域工作?
夏:有从政的,比如在二学位的同学,很多人都是港澳地区的官员,来这里学习法律。这在大陆和港澳台政治经济的发展和交流上发挥了一个很好的作用;还有在韩国大公司工作;也有留下继续学习的。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