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是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全国各族人民沿着党的十六大指引的方向满怀信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本次会议中,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和通过的“两个文件”,为中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定了指导思想和体制保证。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学校党委的直接指示下, 10月15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组织全校30余名专家学者、老教授在学院路校区隆重举行“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座谈会”。这次座谈会是我校在十六届三中全会闭幕的第二天召开的,反映了中国政法大学师生心系国家政治生活、关心国家大事的崇高热情,是我校教师全面学习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动员会。本次座谈会,由副校长张桂琳教授主持,党委书记石亚军教授出席会议并做了总结发言。全校各院级单位领导王卫国教授、朱维究教授、赵旭东教授、焦洪昌教授、刘斌教授、米健教授、薛刚凌教授、郭成伟教授、李曙光教授、王成栋教授、程春明副教授等出席了会议,我校部分老专家、老教授,如江平教授、赵相林教授、夏家骏教授、沈国锋教授、陈志平教授、侯廷智教授、刘根菊教授、刘金友教授、蔡拓教授等也应邀参加了座谈会。参加本次座谈会的共30余人。除此之外,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首都主要新闻媒体及我校校报均派出记者参加了座谈会。
面对刚刚闭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会教师充分肯定了召开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一致认为这次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是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探索、新实践、新总结,总书记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这一形式就是一次历史的进步。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充分肯定了十一届三中会以来,特别是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的重大进展,全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和主要措施,提出了修改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这些思想和措施都是我党审时度势,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的,是我党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原则的重要体现。他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十六届三中全会体现的精神是鼓舞人心、令人振奋的。
与会专家表示,本次全会的成果不仅使我们看到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务实、奋进的一面,更使我们相信21世纪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本次座谈会上,与会领导、专家、教授争先发言,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畅谈学习十六届三中会全公报的感想和体会。全国政协常委、法律史研究中心夏家骏教授提出,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方针,是我们党坚持“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体现。是中国改革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全会体现出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新起点。夏家骏教授还结合自身的工作,谈到以后加强学习经济知识的强烈愿望。中国政法大学前校长、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平先生认为本次全会感触最深的是十六届三中全会针对我国经济工作中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制度上的保障,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了前进的方向。尤其是“五个统筹”的提出,是前所未有的,体现了我们党全面推进改革的整体思路。研究生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曙光教授认为本次全会的重要的成果,是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表明中国的经济改革进入了转折点。在这种背景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有的还显得很迫切,如涉及产权制度的法律、涉及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律、涉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等等,我们政法大学教师有责任为国家制定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作出自己的努力。原图书馆馆长沈国锋教授认为,这次会议之所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它从体制上、制度上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了保障。沈国锋教授还对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修宪建议发表了意见,认为这是解决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重要方面。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国际法学院赵相林教授从我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形势谈了本次全会确定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要求的政策及时性、正确性、紧迫性。原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陈志平教授从党的这次会议,结合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认为中央的决策是正确的,尤其“五个统筹”思想,说明国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他还结合十六届三中全会体现的精神,对我校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提出了建议。继续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刘金友教授用“欢欣鼓舞”、“中国21世纪大有希望”两句话表达了自己对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感想。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朱维究教授认为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成果给公法研究者提出了更重要的任务,她认为在深入学习本次全会精神的同时,应加强组织法与公物法等方面研究。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蔡拓教授认为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成果体现了党用新的思想指导经济改革、驾驭经济的理念更加成熟。通过这次会议,在完善经济体制的同时,对政治体制改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商经济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卫国教授认为《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有三个前所未有的突破:一是由产权明晰化发展到产权的市场化;二是重新定位了公平、效率的地位;三是全方位地推动制度建设。王卫国教授还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从科研、教学等各方面如何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了想法。
在座谈会上,党委书记石亚军教授作了总结发言。他说,本次全会是中国共产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第一次向全世界公示自己的治国理念、思路,是党的执政能力的体现。本次座谈会只是中国政法大学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始,今后要逐渐铺开。他还指出,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中心一是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二是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统领观。用三中全会精神指导我校的跨越式发展。无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都要把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任务。本次座谈会由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处负责组织,会议进行了大约三个小时。我们相信,本次座谈会后,中国政法大学必将掀起学习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