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王千迎)3月10日下午,“法度与气象——在碑刻中遇见盛唐”展览在我校海淀校区开幕。本次展览由我校党委宣传部、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法大传统法治文化创新发展基地共同主办。
我校副校长李秀云、北京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蒋浩、无讼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东出席开幕式,我校沈家本研究中心教授沈厚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黄正建、天津财经大学教授侯欣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李力、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总编导李民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历史学分社社长郑庆寰、《中国法律》杂志社社长吕安青、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贾铁英,以及我校各相关学院、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参加了开幕式。
(“法度与气象——在碑刻中遇见盛唐”主题展开幕 摄影 尹建峰)
李秀云在致辞中表示,碑刻是传统法律文化的载体。作为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的高校,我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积极探索传统法律文化传承创新的“法大模式”,对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价值引领和文化支撑作用。本次碑拓展就是这一“法大模式”的生动体现。她希望以此活动为新起点,学校各单位继续充分发挥平台作用,进一步在记忆、传承、创新、传播四个方面着力探索传统法律文化传承创新的长效机制,做好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达,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不断提升师生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共鸣,努力将法大打造成为传统法律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传播的重要基地,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更多的法大智慧和法大力量。
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李雪梅认为,大唐盛世是一种综合体现,表现为整个社会对法度的自觉追求。展览拟通过国家典制、日常行政、宦海沉浮、婚丧嫁娶、中外交流、人物象形等专题,让观众近距离感知大唐的法度尊严、贤君名臣的治国理想、书法的持久魅力,以期进一步激励师生崇法尚德,谱写新章。展览“迷宫”式的设计意图再现唐代长安城的棋盘式布局,展品中的师生研习成果诠释了法大教研相长、研学互动的特色。
蒋浩表示,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律古籍整理研究在中国法律史学界占有重要地位,李雪梅和她的团队精心策划的碑拓展是传统文化研究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中国法律史学研究不应仅限于故纸堆,还应走向田野;中国法律史的研究也不应在圈内孤芳自赏,而应在专业层面寻求更加广阔的大众接受的平台。他代表北京大学出版社向展览的成功举办表示衷心祝贺。
黄正建认为,碑刻资料对于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展览现场很多2米以上的原尺寸拓片还原了唐朝的碑刻原貌,突显了盛唐的宏大气象,是本次展览的一大特色。展览内容丰富,石刻种类全面,碑刻书法精美多样,充分体现了策展团队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对内容的准确把握。
学生代表法律史专业博士生陈仁鹏分享了参与展览全过程的体会和感悟,认为同学们在参与中感受到大唐气象与中华法系的持久魅力,促使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研究中更加坚定历史自信,助力于中华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作为展览志愿者,将继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细致的服务为法大校园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学生参观展览 摄影 尹建峰)
碑刻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载体。从2017年开始,我校党委宣传部与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共同打造“法律碑刻与传拓传统文化育人平台”,创造性开展“碑石课堂”教研体系研究与实践,实施传统法制文明唤醒计划。6年来,共在京内外举办了9场主题各异的系列碑拓展,甚至还将展览送到挪威,成为传统法律文化海外传播的成功案例。
本次展览是该系列主题碑拓展的第10场。展览以碑拓为载体,聚焦唐碑这一主题,精选展品50余种,时间贯穿初唐、中唐和晚唐整个时期,意图展现唐碑中的“盛世之光”。唐代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座高峰。作为享誉世界的强盛国家,大唐以其成熟的法制建设、兼收并蓄的开放风格、雍容恢宏的气度,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碑刻艺术发展到唐代,也呈现了焕然一新的面貌,一座座丰碑巨刻,昭示着千年前的繁盛。本次展品中,既有彪炳千古的《孔子庙堂碑》《多宝塔碑》《玄秘塔碑》《大秦景教碑》,也有以制、诏、敕、册、诫、牒等为代表的法律碑刻;既有传世名篇,也有新出土的《封武承嗣册书》《封宛嘉宾制书》《苑嘉宾墓志》《上官婉儿墓志》等。这些兼具历史价值、文献价值、艺术价值的碑拓,来自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四川等地,呈现了唐代碑刻的底蕴深厚和绚烂多姿。
(展览现场 摄影 尹建峰)
除了珍贵的碑拓,展览还展出了张晓东珍藏的古代独角神兽,其中隋代陶制神兽尤为珍贵。展品中还有教师的科研成果、学生课堂作业以及师生访古寻碑、研习金石的影像锦集。
开幕式上还举办了有奖问答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拓技艺的展示、体验等活动。本次展览将持续到4月16日。
(开幕式合影 摄影 尹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