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刑事司法学院岳礼玲教授,应德国阿登那基金会邀请于2007年10月7日-16日与中美洲、南美洲、非洲和东欧5名代表组成的代表团对德国的刑事司法制度特别是刑事诉讼法的改革进行了考察和学习。访问活动中的高潮点是访问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并与现任宪法法院副院长Hassemer大法官(教授)进行交流。
Hassemer大法官在介绍德国宪法法院涉及刑事法律问题的情况中提到,在所有刑事问题的宪法裁决中有90%的案件涉及刑事诉讼法问题。当问及当前涉及刑事诉讼程序判决的难点问题时,Hassemer 大法官认为主要是在审判前程序部分,认为现代通讯方式的发展影响了刑事侦查程序,使侦查与人的隐私权等宪法性权利发生冲突。比较困难的问题包括:有些侦查手段必须是秘密行使,如窃听,但是同时受到窃听的嫌疑人应被告知权利,而何时告知就成为难题。如果事先告知,窃听手段就没有意义,现在法院讨论是否可以事后告知。其次,为了保护宪法权利,刑事诉讼法在制定时对侦查的启动进行了限制,只有在有相当程度的犯罪嫌疑时才能启动侦查,但是现在嫌疑人的范围可能很大,使一些传统的诉讼原则很难适用,如无罪推定原则。第三,德国宪法规定通讯的隐私权受到保护,但是现在对公民的个人资料保护很难,国家机构之间交换个人信息。目前德国宪法法院正在审理和讨论是否允许在刑事侦查中进行“网上搜查”的案件,我们静观其裁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