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2025年高端翻译人才核心课程建设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来源:外国语学院  许慧芳   11-17   阅读:
T AAA

11月13日,由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翻译教指委”)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2025年高端翻译人才核心课程建设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全国翻译教指委主任委员于涛,我校副校长于飞出席会议。全国翻译教指委专家、翻译博士专业学位(DTI)授权点、申请自设DTI的多所院校代表以及多家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于涛指出,核心课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翻译人才培养的效能,关乎翻译学科内涵式发展水平。对此,DTI核心课程建设要立足时代前沿,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强化人才培养的战略适配度,打造平台化支撑、项目制驱动、订单式培养的育人模式,精准对接行业发展前沿方向;要以“人工智能+”行动为引领,加快推动核心课程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推动“翻译+”课程体系从“宽基础”向“精领域”深化;要以高端翻译人才培养联盟为抓手,整合联盟内成员单位优质资源,贯通课程研发、评价、改进全链条,打造课程共建、共享、共评平台。下一步,各培养单位要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翻译专业博士核心课程体系,为推动我国翻译专业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提供战略性支撑。

于飞在致辞中指出,作为全国首批8所DTI授权点中唯一以法律翻译为特色的培养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始终坚持“立足法学、强化翻译、注重实践、服务社会”的理念,积极探索“法律+翻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服务国家涉外法治建设与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大局。期待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翻译教育与国家战略深度融合,建强新时代高端翻译人才队伍。

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全国翻译教指委专家委员会主任黄友义强调,DTI核心课程设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育人导向,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在招生、培养、评价全过程中,要坚持实践导向、注重实践能力,强化学界与业界的协同育人机制,注重培养符合国家需要、具备坚实专业基础与国际传播素养的高端实践型人才。

本次会议由全国翻译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主任赵军峰,全国翻译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任文主持。8所首批DTI授权点代表分别介绍了各校核心课程的设置理念与特色内容。

在自由讨论环节,专家们聚焦核心课程的通识性、师资与资源共建共享及行业实践融合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DTI核心课程建设应紧密围绕国家战略与行业前沿,推动“翻译+”跨学科融合,深化产教协同与人工智能赋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各高校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加强资源共享与机制协同,共同推动我国DTI教育迈向更高质量、更具特色、更富成效的发展新阶段。

  • 附件【EZ6A3268.JPG.jpg】已下载

编辑 陈睿

关闭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