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法大  >  正文

尚厚德精神 兴儒学之风——国内首家国际儒学院在我校成立

来源:文/新闻中心 文木 图/摄影工件室 艾群   6-25   阅读:
T AAA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成立大会

徐显明校长、叶选平先生为儒学院揭牌

叶选平先生为儒学院成立致辞

徐显明教授在大会上致辞

来自国际儒学会的嘉宾出席大会

6月25日,随着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前全国政协常务副主席叶选平与我校校长徐显明共同揭开国际儒学院铜牌上的绸布,国内首家国际儒学院正式宣告成立,这也是我校成立的第15个学院。

作为国内第一个以儒学思想作为研究方向的学院,国际儒学院的成立得到了国际儒学联合会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当日,国际儒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原文化部部长刘忠德先生,副理事长、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陈荣照,韩国中央大学教授梁承武,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莅临大会并致辞。我校副校长朱勇、张桂琳、马怀德,校长助理陆炬,终身教授、国际儒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德顺,我校各学院、部门负责人及校内外专家学者100余人出席了成立大会。校长助理王卫国主持了大会。

作为以法学为特色的高校,近年来,我校不断的在非法学学科取得新的突破,继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传统学科不断进步的同时,先后创办了人文学院、社会学院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学院,填补了学科的空白,而国际儒学院的创办更是在拓展我校学科领域的同时填补了国内空白,这标志着我校在创办多科性、研究型、开放性、特色鲜明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向大会发来贺电,对我校与国际儒学联合会合作成立国际儒学院表达了祝贺。

叶选平代表国际儒学联合会致辞,他引用宋代儒家学者张载的话指出儒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种教育的精神和受教育者应该达到的境界超越了历史和地理的局限,可以成为儒学与其他文化平等交流的原则和基础,也是我们创办“国际儒学院”的原则和基础。他指出国际儒学院虽然规模很小,人数很少,而且刚刚开创,但它的目标,它将要得到的认同和支持,它将要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对话和国际社会的和谐建设所做出的贡献,在思想和精神的层面来讲,都将是不可限量的。

徐显明在致辞中代表中国政法大学对各位嘉宾的光临表示了感谢和热烈的欢迎,他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我校的历史传统以及学校的办学目标。在说明我校成立国际儒学院的原因时,他指出儒学在中国历史上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而且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教育的主要内容,在维系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历史延续性方面发挥了其他知识系统所无法替代的作用;第二,儒学具有精细的道德体系,道德是儒学思想的基础,这与我校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训正好符合;第三,儒学思想是最适合作为治国的思想之一,而我校以培养从事法律实务、公共管理事业的人才作为目标,儒学思想可以作为培养这种人才的指导思想。最后,他希望我校国际儒学院能办成在国际上开先风、有影响的儒学院。

据悉,国际儒学院成立后将作为我校的二级学院,其宗旨为“从事儒学教育,培养儒学人才,开展儒学研究,弘扬儒学精神”。学院领导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人选由我校与国际儒学联合会商议决定,院长、副院长由理事会提名,校长任命。国际儒学院的学生分为两类:学历教育学生在学校研究生院的统一管理下,由学院自主制定培养计划和设置课程;非学历教育学生由学院开设儒学研修课程和开展培训。我校终身教授李德顺将出任第一任常务副院长。

关闭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