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法大  >  正文

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市教委领导莅临我校考察指导北京市研究基地建设工作

来源:科研处   7-24   阅读:
T AAA

7月22日,北京市社科规划办陈之昌主任、李建平副主任、刘娟处长,北京市教委科学技术与研究生工作处叶茂林处长、赵清副处长、车庆珍主任一行6人莅临我校考察指导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工作。

考察指导工作会议于上午10时在学院路校区212会议室召开。会议由科研处处长崔永东教授主持。崔处长对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市教委领导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指导研究基地建设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并向各位领导介绍了我校参会人员:副校长张保生,科研处副处长杜学亮、副处级调研员满学会,申报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地负责人、首席专家马怀德教授,基地专家、法学院副院长薛刚凌教授、焦洪昌教授。

工作会议上,首先由张保生副校长代表学校做了《中国政法大学支持“法治政府研究中心”申报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工作汇报》。他首先充分肯定了北京市设立法学研究基地的重要性和我校申报该基地的重要意义,认为依法行政是现代国家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治理的基本模式,也是我国法治建设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国家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中,建设法治政府是当前最重要、最关键、最紧迫的任务。而作为首都的在建设法治政府的过程中,北京市政府的任务更加繁重和紧迫。这不仅因为北京市作为祖国首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肩负着建设全国首善之区的使命,而且,还因为北京市将主办2008年奥运会,它将向全世界展现自己在法治政府的治理下欣欣向荣、和谐发展的城市形象。因此,北京市率先在全国建成法治政府,不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而且将会在全世界人民心目中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国际影响。京市更应率先在全国建成法治政府,不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而且将会在全世界人民心目中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国际影响。我校决定向北京市规划办和北京市教委正式申报 的“法治政府研究中心”,将以服务首都法治建设为宗旨,运用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对北京市政府依法行政实践中遇到的重大和疑难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开展深入细致的对策性研究,提出有价值的理论观点、改革思路和政策建议,为北京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充分发挥首都建设法治政府的“思想库”作用。中国政法大学作为全国最大、最有影响的以法学学科为主的学校,申报该基地,为北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更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张保生副校长介绍了我校申报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优势和条件。他认为,我校不仅具有申报的整体优势:有先进的办学目标、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法学家集团,是政法人才的培养中心、是重要的法学研究中心、是重要的立法与决策咨询服务中心、是中国法学与世界交流的中心,而且具备学科优势:专业领域优势、人才与科研优势、研究特色优势、学术整合优势。最后,张保生副校长介绍了我校对申报该基地支持的主要措施,包括成立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落实北京市研究基地建设的实体要求、支持与北京市实务部门合作、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支持图书资料和信息网络建设、支持配套研究经费、支持对外学术交流。张校长感谢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市教委对我校申报北京市研究基地工作的支持,愿意共同把法治政府研究基地建设成该领域的科研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信息资料中心。

马怀德教授的工作汇报主要包括:(1)基地的筹建情况。该中心在学校的重视和支持下,无论从硬件建设上,还是从软件建设上,尤其是对外合作的平台建设上,都有了一定的规模;(2)其次是基地特色和优势。该中心申报北京市研究基地,无论从专业与学科建设、学术队伍与科研水平,还是研究特色、学术整合与依托、对外交流与合作都具有其他高校不可比拟的优势;(3)基地的工作设想。马怀德教授设计了基地建设的目标是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并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的法治政府研究机构。目前,已经向北京市社科规划办申报的 “北京市城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研究”、“北京市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体制改革的法律保障”是北京市目前最急需解决的法律问题;(4)基地现有的硬件设施。包括办公用房、图书资料、办公设施等都有了一定准备。

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市教委领导对我校的工作汇报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肯定了我校以建设法治政府作为基地建设的工作目标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同时,对我校申报工作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主要包括将基地名称定名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法治政府研究基地”、研究方向应再集中到北京市的具体法治问题、基地的平台建设应进一步细化、科研队伍应加强吸收北京市实际执法部门的力量、政策建议可以更大胆一些和针对性强一些。

申报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是今年我校科研建设的一件大事,我校虽已有教育部2个重点研究基地,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与教育部的不同,它注重理论研究的同时,更注重北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现实法律问题。随着我校这一工作的开展,我校的科学研究将更加理论联系实际,在为北京市法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也会推动我校科学研究的发展,加速科研体制改革的进程。

根据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市教委的安排,我校已先期申请了2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一个是马怀德教授主持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法治政府研究基地”、一个是薛刚凌教授主持的“北京市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体制改革的法律保障”。

关闭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