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上午九点,由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会主办、北京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法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协办、宏元法泰出版社特别协办的宏元法泰法学读书会系列之“首场法大、清华、北大、人大法学读书报告会暨《法律的概念》读书报告会”在我校学院路图书馆报告厅正式拉开帷幕。本场报告会的研读主题是英国学者哈特的《法律的概念》。读书会邀请了中国政法大学的王涌教授作为点评嘉宾,中国政法大学的王旭和清华大学的俞静贤为主讲人,并组织了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三校法学院学生在内的强大评议阵容,研究生会学术部部长汤道刚主持了报告会。在主持人简要介绍到场的嘉宾之后,宏元法泰图书经营中心的刘海蛟总经理为报告会致开幕词,随后报告会正式开始。
本场读书会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政法大学的王旭同学和清华大学的俞静贤同学分别进行25钟的陈述性发言。王旭从哈贝马斯谈起,对《法律的概念》中的“规范与事实的冲突”进行阐述,提出了自己对哈特及法律的重要性的深刻反思。他以通俗的语言对哈特的观点作了一个总结,提出了社会事实、实践权威、承认规则等三个重要的学术命题,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论证,并对哈特进行了理论批判。整个发言气势磅礴、旁征博引,语言优美流畅,一气呵成,充分显示了法大学子深厚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俞静贤同学则充分代表了清华学子求真务实的风格,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着无限的思想生机。他站在分析法学的角度重新解读《法律的概念》,围绕法律的规范性问题,从哈特的方法论、社会规则说存在的困难等方面入手,条理清晰的分析论证了观察者视野中的法治问题。第二阶段是评议阶段。来自清华大学的时飞、北京大学的胡凌、人民大学的廖圆圆以及我校的泮伟江等四位同学,分别从自己的心得体会出发,在充分肯定两位主讲人报告的同时,对其进行了补充与批判。其中,廖圆圆同学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及哈特的社会背景等方面出发,肯定了哈特的贡献。她的评议妙语连珠,干净利索,十分中肯,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赢得了在场同学的热烈掌声。经过五分钟短暂休息后,读书会进入了自由讨论阶段。在这一阶段,台上台下同学互动,台下的同学毫不示弱,大家踊跃发言,提出了不少非常有深度的问题,学术气氛十分热烈。最后,作为本场报告会的嘉宾王涌教授以其风趣通俗的语言作了点评。他对各位同学的表现予以了高度的赞扬,并结合自己对分析法学的认识阐述了自己对哈特在《法律的概念》一书中的观点的评价,肯定了哈特批判的合理性。最后王涌教授希望同学们学习法学时要“诚心诚意,格物致公”,并表达了对今后加强四校之间学术交流活动的殷切期望,为本场报告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作为宏元法泰读书会系列活动之一,读书会吸引了逾百名同学前来旁听,取得了圆满成功,并将继续为广大同学们提供更多更好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