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法大  >  正文

哲学教研室启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色一课”教学观摩系列活动

来源:逸驰空间实习记者 农倩华 朱宇   10-22   阅读:
T AAA

为落实学校批准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经历了上学期的多次研讨,我校人文学院哲学教研室于本学期推出了“特色一课”教学观摩系列活动,受到了来自任课老师和学生的关注,并得到了来自学校包括资金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这项活动非常注重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哲学教研室李凯林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有些教师平时讲课缺乏特色,仅仅满足于基本知识的讲授,造成学生认可程度不高。现在,通过这个活动的开展,让各个任课教师将自己最有特色的一课展现给大家,与其他老师共享,交流,互相启示,全面开花,提高质量。同时利用多媒体等各种手段,组织讨论,加深印象,结合语言艺术和板书,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加同学对哲学课程的兴趣,使同学真正认识到这门课的价值。教学成果反馈都将在学生的教学问卷中得到体现。

李凯林教授同时指出,对于“特色一课”,其他老师的评价有一定发言权,但最终希望得到学生的认可。他肯定了教师在课程中的决定作用,并希望通过活动的进展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明确哲学教育的定位,增加课程的含金量和学术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哲学素养和对政治观点的理解能力,逐步改变学生重实务操作,轻文史哲理论的观点,使学生认识到提高修养,增强底蕴和人文素质在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和增加就业率中的重要作用。

正因为这项活动具有很高的价值,它受到了所有参与教师的重视。老师们在暑假中就已经开始准备自己的“特色一课”,并为此付出了很多。作为一项集体活动,哲学教研室所有承担本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课教学的教师都将参与进来。目前已有方尔加、傅扬、李凯林、孟彦文4位教师分别就绪论、时空观、存在论等问题做了自己富有个性的讲授,同时就教学方法上的问题及其他想法做了必要说明。李凯林教授认为,由于老师们阅历和主攻方向的不同,对哲学原理和生命力的理解也不同,希望教师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并逐步将“特色一课“变成自觉行动。

据悉,“特色一课”系列活动计划在本学期完成。

(责任编辑:袁林)

关闭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