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法大  >  正文

仲裁研究院主办首届“上海国际仲裁周”掀起仲裁研究新高潮

来源:仲裁研究院   3-15   阅读:
T AAA

两会期间,中国政法大学仲裁研究院自3月6日起在沪举办了为期一周的首届“上海国际仲裁周”系列论坛活动。活动由仲裁研究院联合中欧校友国际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协会、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主办,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北京、广州、武汉、青岛仲裁委员会等仲裁机构,以及中国银行业协会、律商联讯、上海海事大学、中国青年仲裁沙龙等相关组织协办。据不完全统计,活动期间,有近二十家国际及港澳台仲裁机构或纠纷解决组织、三十余家国内仲裁机构,以及相关行业组织、科研院校、企业、律师、仲裁员等约近千人次参加了仲裁周的国际仲裁系列论坛,掀起了仲裁研究的新一轮高潮,受到国内外相关行业的高度关注,也与“两会”代表提出的在中国建设国际仲裁中心的提案形成了呼应。

上海国际仲裁周活动以3月6日举办的“利用国际仲裁助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国际仲裁高端论坛开幕,以“金融仲裁与调解”、“仲裁实务最新案例分享”、“互联网仲裁”、“知识产权与互联网仲裁”、“PPP与仲裁”、“航运金融与海事仲裁”、“商事仲裁案件的代理”等七场专题分论坛展开,各专题论坛均是针对仲裁及相关行业最为关注和前沿的问题,广受业界欢迎。

(“利用国际仲裁助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国际仲裁高端论坛)

在3月6日的高端论坛上,来自国际商会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英国特许仲裁员学会东亚分会、迪拜国际仲裁中心、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吉隆坡区域仲裁中心、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中华仲裁协会调解中心等多家国际及港台机构的代表,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广州、北京等内地仲裁机构代表,以及中国银行业协会、律商联讯、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大型企业法务等代表,分别从“国际仲裁的转折点”、“中国仲裁的成功经验和未来二十年的发展路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对仲裁机构和仲裁员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如何赢得国际商事仲裁”四个主题进行了发言。论坛由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主任赵平律师主持,仲裁研究院秘书长姜丽丽以“中国仲裁未来二十年面临的问题与改革建议”做专题发言,并分享了仲裁研究院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论坛交流期间,国际仲裁机构和仲裁员纷纷表现出对中国仲裁市场的高度关注,和对中国仲裁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经验的敏感与兴趣,纷纷表达了愿意与仲裁研究院开展合作的意愿。

“上海国际仲裁周”是仲裁研究院广泛联系社会各界力量首次在上海组织的大型系列论坛活动,受到实务界与在沪高校科研机构的热烈欢迎与支持,给予了主办方以将此活动坚持办下去的信心。

参与人员普遍反映,上海国际仲裁系列论坛为社会各界关注仲裁的组织机构和相关人员搭建了良好的交流研讨平台,成为继研究院主办“仲裁法实施20周年纪念”系列研讨活动之后又一次以仲裁为核心的社会资源整合之举。研究院通过此次活动,也收集到大量仲裁研究素材,并与更多关注仲裁的社会力量达成合作意向。仲裁研究院综合各方面信息,在论坛期间特别主张并呼吁——中国仲裁业的发展应当形成合力。一方面,仲裁业内要形成合力,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够推动立法、司法、执法等仲裁发展环境的优化;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够与社会各界进行充分的资源对接、整合与共建共赢;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够共同面对未来20年以及更长发展阶段中,整个仲裁与争议解决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带来的从思想到行为的变迁压力。另一方面,仲裁应当与社会力量形成合力,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而不仅仅作为社会矛盾纠纷解决链条上的最后“一环”,应与不同行业发展“环环相扣”,共同发展,才能够真正发挥纠纷解决的社会价值,迎来未来二十年更辉煌的发展前景。

(与会嘉宾合影)

中国政法大学仲裁研究院将藉此“上海国际仲裁周”成功举办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仲裁机构、纠纷解决组织、商协会、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广大关注仲裁的同仁友好等社会各界的联系与合作,广泛深入开展实务性、专业性的研究与教育工作,积极推动仲裁行业的良性互动与健康发展,为维护经济社会秩序、完善社会治理做出努力。

(编辑/陈睿)

关闭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