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由博雅翻译文化沙龙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和中译语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第八届“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在我校昌平校区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大数据背景下的语言服务”。

(第八届“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在我校昌平校区召开)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孟祥、博雅翻译文化沙龙理事会主席王继辉出席了会议并致辞。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及行业协会代表等参加了此次大会,大会开幕式由我校外国语学院院长李立主持。
开幕式上,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院长王立弟就《译界》首刊成果跟与会代表们进行了分享,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系主任摆永刚分享了“一带一路”与阿拉伯语研究所的共建成果。

(大会第九届承办方代表与我校代表进行交接)
“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是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全国性年会。自2009年首届在北京大学举办以来,得到高等院校、语言服务企业、相关客户方、行业从业者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第九届“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将由北京师范大学承办,开幕式上,大会第九届承办方代表与我校代表完成了交接,并做了发言。
开幕式结束后,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韩亦舜、国家标准委标准信息中心主任王希林、中译语通科技有限公司CEO于洋分别就“大数据时代的语言语音语义”、“标准化有助于促进语言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译云语言大数据报告”等主题发表了演讲。王继辉、王希林、韩亦舜、于洋等嘉宾就“语言、大数据的开放和标准”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随后的分论坛上,嘉宾们围绕“大数据背景下的语言服务”的大会主题,就“大数据与语言服务行业的开拓与发展”、“语言技术驱动与语言服务数据共享”、“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教学标准化”及“翻译人才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培养”等分论题展开了进一步的交流和探讨。
此次大会集学术性、产业性、国际性、公益性为一体,为翻译教育和翻译行业精英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旨在促进我国翻译教育的健康发展,推动翻译行业产学研一体化,并为提高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文/实习通讯员 万子帆 图/卢云开 编辑/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