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法大  >  正文

第十届东亚法哲学大会暨中国法理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法理学学科点  文/刘显刚 刘雪利 图/王进   11-8   阅读:
T AAA

11月5日—6日,第十届东亚法哲学大会暨中国法理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东亚法哲学会和中国政法大学共同举办,主题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治理与制度建构”。

(第十届东亚法哲学大会开幕式)

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国法理学研究会会长徐显明,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张文显,我校校长黄进,东亚法哲学会理事长、日本北海道大学名誉教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特聘教授今井弘道,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席主席、我校教授张保生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奥地利、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的开幕式由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李林主持。

开幕式上,徐显明首先代表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对大家表示欢迎,并指出法哲学家应该在价值选择上关注世界问题,在道路选择上应该是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黄进指出,在法大的发展进程中,法理学经历了学科团队不断增强、学术问题不断清晰、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形成了优秀的学术梯队。今井弘道教授回顾了东亚法哲学大会的历程以及东亚及日本法哲学的发展。张保生教授代表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欢迎与会者的到来,希望本次大会为司法文明创新贡献智慧力量。张文显代表中国法学会向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主题的深刻、开放和现实性。他以法律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治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期待与国内外同行的进一步交流,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开幕式后,我校终身教授李德顺作了《论法治与民主不可分——法治中国的几个基本理念之辩》主题发言,指出应回到思想的起点和观念的本质,重新认识民主与法治之间的内在联系。今井弘道、香港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弘毅、韩国仁和大学教授郑泰旭也分别围绕大会主题“东亚法律文明、进步与法治”作了发言。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学者分别围绕“东亚法治及其模式”、“国家治理的地方与域外经验”、“中国法律的历史转型”、“中国传统与法律文化”、“司法哲学与司法文明”、“法律逻辑与法律方法”、“人权理念及其制度安排”、“自然法哲学及其挑战”、“宗教、伦理与法治”、“全球化与东亚法制的变迁”等进行深入讨论。同时本次会议还专门设置了五个不同研讨主题的特别工作坊,与会学者分别聚焦“变革中的当代东亚与法学”、“德沃金的法哲学与法治”、“追求东亚法治模式”、“法律方法与法治”、“基层治理视角中的法律监督”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所有单元讨论结束后,会上举办了“孙国华法学理论优秀青年学术成果奖”颁奖典礼。

第十届东亚法哲学大会暨中国法理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于11月6日闭幕。在闭幕式上,我校副校长时建中首先代表校长黄进对本次会议的筹办团队以及诸多嘉宾的与会表示感谢,并从一位部门法学者的角度,对于法学理论研究与部门法研究之间“道”与“术”的关系进行了精辟的点评。今井弘道对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会议的承办团队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今井弘道指出,在法律全球化的今天,法治事业和法学研究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众志成城,共同为东亚的法治事业不懈努力。陈弘毅指出,东亚地区法治的建设面临着同样的法律全球化的挑战以及一些共同的问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东亚法学同仁要在民主、法治的一些基本理念共识的基础上,为法治建设继续努力。李林对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进行了总结,并就中国法治建设的理论问题简要谈了自己的看法。

下一届中国法理学年会的承办者厦门大学法学院院长宋方青教授对厦门大学以及厦门大学法学院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期待诸多专家明年到厦门大学参会。

编辑 骆红维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