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法大  >  正文

首都师范大学詹福瑞教授做客我校名家论坛,谈为什么要读经典

科研处 人文学院   12-21   阅读:
T AAA

12月5日,我校名家论坛第179讲暨中文论坛第18期在昌平校区逸夫楼4040会议室举行。原国家图书馆馆长,现任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的文学博士詹福瑞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为什么要读经典”的精彩演讲。本次论坛由科研处主办,人文学院承办。人文学院黄震云教授主持。

詹福瑞认为,现今全民阅读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读纸质书报的人数减少,网络“快餐阅读”成为主要的阅读渠道。二是阅读内容的不加甄别和浅显粗俗——人们不喜欢经典,不习惯读经典,经典离我们越来越远。

詹福瑞提出,现今经典遇到了的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是来自学术界。东西方学术界都对经典进行质疑和考察,但是学术界对经典的争论不是从根本动摇经典地位,而是重新组合经典,以促进大家对经典的认识。另一方面是来自阅读界或文化界对经典的挑战——具有娱乐性、普遍性、模仿性的大众文化给经典带来的冲击。詹福瑞以“死活读不下去的书单”和“去鲁迅潮流”为例说明以娱乐至上和跟风阅读为重要取向的大众阅读会减弱我们的判断力和想象力,造成对经典的为难情绪以致离开经典。

正因为这严峻的阅读形势,詹福瑞强调了阅读经典的原因。一是经典有很强的探索性,体现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人性的复杂性。二是经典具有耐读性。经典的耐读性不仅来源于语言的极强审美性,也是因为经典内容具有独创性、成长性和丰富性。此外经典还具有超越性,经典作家往往是现实主义者,会对现实采取或隐或明的批判。这种批判带有一种历史的纵深感。最后,他希望现今的社会可以成为智慧而理性的社会,而建设这样的社会的重任就落在同学们身上。

在黄震云精彩的总结后,讲座进入提问环节。有同学提出疑问“我们读经典只是抓住情节忽略语言,如何做到对语言的运用”。詹福瑞耐心解答:关于语文教学,在三十年代就有讨论是以技术为主还是内容为主——我们开设语文课时就是追求学生更进步更有道德感,学语言学写作学阅读。文学经典首先必须是文学的典范,其最根本是汉语言的使用。读经典首先应该学语言和写作方法。还有同学提问“经典传达到读者时作者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詹福瑞表示这个涉及到西方接受理论,他个人认为,作品产生后和作者没有关系,读者接受的是文本本身,而不是和作者的交流对话。但是中国有弥补理论“知人论世,文如其人”,要想对作品有更深交流,透过文本本身了解作家的个人遭际,可以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

编辑 米莉

关闭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