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蓟门法治金融论坛第43讲《关于中国经济现状和走势的看法与思考》在学院路校区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主讲嘉宾为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胡明出席本次论坛,并为主讲嘉宾颁发中国政法大学及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兼职教授聘书。本次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主持。
论坛开始前,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胡明、研究生院院长李曙光和商学院院长刘纪鹏陪同主讲嘉宾范恒山副秘书长与20位优秀学生代表亲切会面。胡明、李曙光、和君创业咨询集团总裁李肃、北京瀚丰联合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王晋定、商学院副院长李欣宇,资本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武长海、商学院企业史研究所主任巫云仙,商学院经济系主任张巍、CCTV证券资讯频道新闻主编苏培科、商学院多位教授与法大师生共聚一堂,紧贴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探寻中国未来发展之路。
刘纪鹏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核心内容中强调要坚持市场经济,因为市场经济带来了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的繁荣和人们对未来崛起“中国梦”实现的追求。今天的主题,就是在党的十九大之后我们看好未来,展望未来五年、十年甚至到2050年前的发展方向。刘纪鹏说,范恒山副秘书长作为著名经济学家和国务院智囊的杰出代表,本次讲座既是他多年改革开放报告起草中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他在党的十九大之后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及改革的前瞻解读,以及对很多重要问题的深度剖析与研判。本次讲座一定是一场无与伦比的精神盛宴。

(胡明同志为范恒山副秘书长颁发聘书)
胡明讲话并为范恒山颁发中国政法大学及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兼职教授聘书。胡明首先代表中国政法大学对范恒山副秘书长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他加入到中国政法大学教研队伍表示衷心地感谢。他指出,范恒山副秘书长作为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国家经济政策制订的参与者,今天的讲座将对法大师生深刻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将助力中国政法大学的校园建设和可持续健康发展。胡明强调,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思想、新判断、新观点,新部署和新要求,中国政法大学要有新责任,新使命和新担当。我们要具备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敢于进取和担当,为实现“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目标努力。

(范恒山担任主讲嘉宾)
范恒山从三个方面展开演讲:第一,过去五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经济发展关乎国家发展命脉,其直接影响生产、生活的进行,其中经济形势分析是十分重要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较多人热衷于中国经济发展研究及走势判断,其中既有正确判定也有盲说之论。对此,国家发改委范恒山副秘书长以过去五年中国经济发展基本特征为着力点对中国经济进行了宏观揭示。第二,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研判。未来中国经济如何发展,国内存在不同声音。面对不同争议与言论,范恒山副秘书长则对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走势呈乐观自信态度。“虽然不确定性、不稳定性较大,然而就目前发展情形而言,有较多有利因素不断支持、强化中国经济较好发展,但在稳定发展中需要保持对中国国情的客观判断。”范恒山以两个基本支撑面解读进一步为他的判断提供理论支持,一是市场支撑,二是政府支撑。第三,保持经济稳中向好须重视的几个方面。范恒山指出,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其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领域则体现在经济发展中。而当前经济发展面临有效需求不扎实、结构性矛盾突出、地区分化台式明显等较大问题,需要灵活应对,进行政策解决。
李曙光就讲座内容从法律角度进行心得分享及内容点评。李曙光院长说,范恒山秘书长围绕经济学界、法学界所关心的中国经济问题进行了重磅解读及深度预测。随后他对包括供给侧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行政治理体制改革及产权环境、营商环境和治理环境在内的“四个改革和三个环境”进行了多维度的深入解读,对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势发表了基于法律视角的真知灼见。
李肃对于范秘书长在讲座中提出的三个转变,五大动力支撑表示极度赞赏与认同。他说,中国国运当先,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一个国运,两个创新动力不断支持中国经济发展进步”。随着习近平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完善与有为政府的出现及作为,为中国经济发展四大动力注入新鲜活力,同时促进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创新五大发展观的进一步推进与落实,对于经济发展方向系列转型产生新的思考。
思想交流碰撞,观点交叠涌现,整场论坛高潮迭起,掌声不断,中国政法大学蓟门法治金融论坛第四十三讲在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态势的研讨与思想火花迸发交流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