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4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中国政法大学第二届“外国文学青年学者高端论坛”在中国政法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四层会议室顺利召开。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8所国内著名高校的知名青年学者代表应邀齐聚法大,与学术同仁们共同探讨当今外国文学研究的前沿与动态。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磊主持本次论坛。
张磊副院长为本次论坛致开幕辞。首先,他对各位发言专家与参会师生的到来表达了诚挚的欢迎与感谢。其次,他历史性地回顾了中国的外国文学/文化研究状况,强调外国文化、文学文本的传播与研究对中国文学、文化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与形塑性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唯有一方面耐得寂寞、潜心学术,另一方面重视适时的学术交流、兼收并蓄,才能真正使学者保有学术的“源头活水”,进而使学术的青灯不灭。随后,他向在座专家、师生简要地介绍了此次论坛的主题(“文学的跨文化视角”)及其意义,同时表达了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学术共同体的希冀。
随后,十位与会专家分别发言,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同与会师生共享。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陈丽教授主要着眼于全球化与爱尔兰文学的互动关系,指出:积极地重估流散文学遗产是爱尔兰文学中的重要主题,爱尔兰族裔身份始终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它既有自己独特的“内核”,又具有“文化”混血儿的重要特点。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李炜教授在“笔部队”背景下对中日战争时期最为活跃的两位日本女性作家吉屋信子与林芙美子的典型作品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呈现了发生在文本内、外的多重对抗进程,强调研究者应当在贴近历史语境的基础上追索文学内在的复杂性,既不要对其想当然地批判,也不必过度美化。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胡振明副教授主要关注了18世纪小说家在当时社会公共领域建构中的参与性,指出文学作品始终是多重关系合力“生产”的结果,并最终成就了作品本身的社会在场。来自北京林业大学的罗灿副教授主要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关注了维多利亚时期煽情小说中在“火车”这一场域中“女性”被物化、又反物化、甚至利用火车实现自身身份“流动性”的过程。来自国际关系学院的徐颖副教授主要探讨了乔治·爱略特的早期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女主人公玛吉的成长历程,并对其与《圣经》进行了互文研究,认为其中设置的磨砺、出走、顿悟、诱惑、抗拒与殉道等情节要素使它成为一部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圣徒记传。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于洋老师则主要运用弗洛伊德的“怪怖者”理论与拉康的象征秩序理论,对美国现代小说家雪莉·杰克逊的短篇小说《摸彩》进行了精神分析式解读,指出:故事最令人费解、恐怖、不安之处其实并不在于暴力杀人这一“仪式化”的行为本身,而在于施暴者、杀人者如何合理化自己的“恶”,如何将这种恶“日常化”、“重复化”。
下午,由中国政法大学张磊副教授首先分析了新西兰女作家安娜·斯麦尔的小说《钟声》中的恶托邦音景,他指出:正是由于音乐元素的积极在场,小说中围绕声音/音乐展开的复杂的动态权力关系才得以充分呈现。伴随着音景的变化(从单一的主流钟声到喧哗、抵抗的“众”声、再到霸权权力的最终崩解),极权社会中人们的记忆与身份也经历了一次次重要的恢复与重构。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谢娟副教授则主要梳理了佩特的“经过变形的审美历史主义”。通过择取佩特的两个典型文本中描绘的“想象性肖像”的部分,她对这一创作手法及其背后蕴含的创作理念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加深了大家对佩特历史意识的理解。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徐红霞老师主要分析了华兹华斯对其作品《漫游》中漫游者教育背景的改写历程,借由对文本变迁历史的分析,揭示其中的“变”与“不变”,进而呈现自然、书籍和宗教三者对读者的“诗意想象力”的形塑作用(通过呈现对“诗中人”的教育进而达到对文本外读者的“诗教”效果),这也引发了在座专家对发言主题中暗示的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守成”倾向的延伸性探讨。最后,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唐微老师主要梳理了物话语的理论背景,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例与文本归纳了“物转向”视域下文学批评实践中的可行研究范式。
在十位发言专家相继完成主题发言后,论坛进入互动探讨环节。在场的师生围绕论坛议题及外国文学研究方法进行了广泛而又热烈的讨论。最后,由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磊为十位发言专家颁发了发言证书。
本次论坛有力地促进了青年学者之间、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同京津冀高校优秀青年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充分符合在新时代构建“文学学术共同体”的需要,也大大提升了外国语学院的学术形象与影响力。未来外国语学院将会再接再厉,继续办好外国文学青年学者高端论坛,使其发展为外国语学院的一项重要传统,为我国的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