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通讯员 张鹏 王越驰)6月16日下午,第三届教育质量评价研讨会在我校昌平校区举行。来自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上海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警察学院等11所高校的专家和教育评价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我校举办第三届教育质量评价研讨会 摄影 尹建峰)
会议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聚焦教育评价理论。同济大学教授、CIQA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亚东认为,教育评价应是对于教育价值的判断,而不仅仅是教育管理的工具。同时,教育评价也是一门学科,应投入专门的精力去研究。他表示,目前国家的教育评价改革正在回归评价初心,应为现实教育活动服务,同时又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北师大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杜瑞军表示,在质量文化视角下,根据教师所提供服务、被问责的程度以及与学生互动的频率,教师教学投入分为使命型、自主型、活跃型和消极型,大部分教师属于活跃型(高问责、高互动),这是由当前对于教师的管理方式所决定的,如何能引导教师投入向使命型(高服务、高互动)转化,是当前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课题。北航高教所教授赵世奎对不久前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进行了解读。北外国际教育学院教授李庆丰从课程建设、教学质量评价、学生评价角度对教育评价进行了相关阐释。我校高教所丁洁琼博士后围绕学生评价汇报了她对于教育评价的研究成果。第二单元关注教育评价实践。哈工大教学研究与质量管理处副处长甄玉宝、北理工法学院副院长郭德忠、对外经贸大教师发展与教学质量评估中心主任杨熙、北工大教学质量督导评估办公室主任赵曙东、上海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辛明军以及北京警察学院质量评估中心主任李晶分别从各自工作角度介绍了相关高校教育评价及改革实践,提出改进工作建议。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其根本途径就是要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因此,对教育质量评价进行深入研讨,深刻剖析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的标准、原则、模式和机制,建立和完善教育质量保障沟通与行动平台,协调教育质量评价行动,就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本届研讨会后,我们将进一步梳理、规范校内教育评价体系,并根据分类评价导向,立足学校定位,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切实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