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构建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标识性概念与原创性理论”学术期刊研讨会在京举行。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学科发展处调研员毛广军,《财经法学》主编邢会强,《法律科学》主编杨建军,《法律适用》副主编李国慧,《法商研究》主编姚莉,《法学》主编胡玉鸿,《法学家》副主编尤陈俊,《法学论坛》副主编明珠,《法学评论》主编秦前红,《法学研究》常务副主编谢海定,《法制与社会发展》副主编侯学宾,《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主编徐鹤喃,《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主编马长山,《环球法律评论》主编谢增毅,《清华法学》主编黎宏,西南政法大学期刊社社长、《西南政法大学学报》主编黄忠,《政法论丛》主编孙培福,《政治与法律》主编姚建龙,《中国法律评论》常务副主编袁方,《中国刑事法杂志》主编郭立新,《中外法学》副主编高薇,《中国社会科学》编辑王博,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副总编辑何民捷,校长马怀德、副校长时建中出席会议。我校校办学术期刊、法学学科教学科研单位负责人参会。

马怀德在致辞中指出,今天有幸请到了国内几乎是所有的法学界重要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来共同探讨如何构建中国的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特别是标识性概念和原创性理论,意义非凡。目前学术期刊竞争激烈,社会对学术期刊依赖度越来越高,学术期刊在选择用稿、发稿方面压力也与日俱增,当前法学期刊的供给尚不能满足全国法学教授发表的需求,何况副教授、讲师、博士后、研究生。因此请大家针对优质学术成果发表平台发表高见。

毛广军在致辞中表示,围绕学术期刊如何推动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一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确保正确发展方向;二是弘扬中华文化主体性,筑牢学术根基;三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彰显法学学科担当;四是坚持创新引领,提升法学学术期刊办刊水平。希望法学学术期刊勇于倡导学术争鸣,敢于破除身份定高下的不良倾向,主动参与重要问题研究,真正做到以质量论英雄。

随后,与会嘉宾围绕“构建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标识性概念与原创性理论”主题进行座谈交流。时建中在总结讲话时表示,今天的会议是法学学术期刊盛会,为法学学术期刊研究会年会进行了预热,取得了圆满成功。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和构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是完全相关的,作为管理者则要回到中国政法大学来构建评价体系,推动知识体系的形成。对于学术期刊,需要打造三支队伍:优秀的作者、忠实的读者和两者的连接人——学术期刊。学术期刊是构建中国法学知识体系的阵地、窗口和平台,既有理论属性也有政治属性,还有实践属性,尊重规律的法律逻辑才具有生命力,其产生的法学研究成果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成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