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7日上午,第七届“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14年年会在我校学院路校区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中国政法大学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承办,会议的主题是“区域贸易协定与WTO多边贸易规则:挑战与共存”。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我校校长黄进,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会长孙琬钟、常务副会长林中梁出席会议。我校国际法学院院长、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副会长孔庆江主持开幕式。

会上,孙琬钟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在讲话中指出:WTO对推进世界贸易发展、推动贸易环境改善,促进争端解决都产生了重要作用。但同时WTO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第一,很多发展中国家并没有通过国际贸易实现经济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必须通过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将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拥入全球经济体系内的目标,仍然需要各成员国作出最大的努力。第二,国际贸易组织需要注意在国际环境中,在对贸易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它的负面影响。第三,WTO组织本身也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效率低下。他强调,多边贸易体制正处在十字路口,面临着各方面的困难,信心、承诺、变革是中国处理世界贸易组织问题的关键。中国是多边贸易体制坚定的支持者和重要贡献者,中国模范地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为世贸组织制定的争端解决机制的良好运行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希望,世WTO法研究会能够发挥“智库”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并执行WTO规则,推动WTO规则的完善,推动国内法律法规与WTO规则的衔接,使中国在WTO的框架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黄进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学校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加入WTO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了中国的法治建设,主要体现在:第一、加强了中国参与制定国际规则的话语权。第二、使中国对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有了新的认识。第三、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完善。黄进表示,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作为国内国际法学研究人员最多、方向最全面的学院之一,WTO是它重点主攻科研的一个方向,年会的举办也是对学院自身在教学和研究的促进、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推动了科研的进行。
陈冀平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法学会世贸组织法研究会自2001年成立以来,在繁荣研究世贸组织法,服务中央决策和法治实践,培养专家和专业学术人才,促进学术交流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研究会围绕世界贸易法领域中的难点、重点、包括热点和前沿的问题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组织专家学者开展研究,问题意识突出,向中央有关部门提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对策建议。二是,研究会与中国法学会保持了紧密的联系,及时向会员传达中央关于法治建设和中国法学会对研究会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三是研究会涉及到的会员群体来源广泛,兼顾理论与实务部门,老中青三代梯队结构合理,既重视团结本研究领域最具权威、最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研究会作为“国家队”的作用;又重视青年研究者的成长,为他们展现才华、以专业智慧报效国家提供机会。四是研究会不断走向规范化,尤其是对研究会评估,管理,经费的使用和换届都做了规范性的文件。五是研究会重视平台建设,不仅使从事各方面研究的同志能实实在在提高自己研究的能力,参与到国家所急需的重大课题的研究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使研究会生气勃勃。
面对世界贸易组织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陈冀平对研究会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继续紧紧抓住世界贸易领域的新动向、新问题以及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研究,更加及时高质量地提供建设性建议,将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纳入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二是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世界贸易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对外政策,研究会要积极组织人员深入行业、企业,为中央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和国内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三是积极选派优秀人才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增强中国在全球治理的中的法制话语权和影响力。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第七届WTO法与中国论坛优秀成果颁奖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