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端质朴,温润而泽,彰弥中国气派。力耒习精,翰墨于心,传引寰球声闻。2012年4月17日下午七点,由中国政法大学校友会、共青团中国政法大学委员会主办,学生会承办的第二十六期博闻论坛在我校昌平校区逸夫楼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的嘉宾是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主持人,新闻联播主播康辉,他以温和从容的谈吐和卓尔不群的气度为我校师生奉献了一场非凡的成长对话。
论坛开始前,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冯世勇代表学校向康辉赠送了礼物。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本次论坛以一个对于嘉宾康辉的介绍视频开场,让大家对这位稳重睿智的播音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随后,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康辉走上讲坛,精彩的讲座正式开始。
首先,主持人屠化以自己与康辉的会面记忆引入话题,向康辉询问他在生活中的形象。康辉坦诚,在生活中自己更多的是以温和包容的态度待人接物,这样的性格形成与自己的成长经历不无关系。接着,康辉便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感悟,从小时候的活泼开朗到高中时的沉默寡言,康辉的青春之路并不平坦,投考广院的播音专业是与同学赌气之下的偶然选择,而高考之后反复艰辛的录取经历也让自己被迫上了第一堂社会课,谈及这些经历,康辉感言,世界永远有许多不完美,但是只要坚持梦想就一定能实现。接下来,被问及自己大学生活,康辉笑言,初入广院,严苛的普通话训练甚至让自己产生了转专业的冲动,但是,这些繁冗的折磨却让他收获了独特的人生哲学——在想要放弃的时候再坚持一下,生活也许会豁然开朗。随后,康辉谈到了自己在工作中的成长,从第一次播音时的紧张到后来的从容淡定,康辉逐渐认识到了自己职业所赋予的责任感。
说起在开拓事业领域中的波折,康辉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在一期考古节目中,节目的悬念需求和专家严谨态度之间发生的冲突使得这位专家在业界声誉受到了影响,这件事情也让康辉认识到了在合作中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坚定了自己做一个有人文关怀的新闻人的立场。正是由于具备这样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丰富的实践经验,2006年,康辉步入了新闻联播的演播室,他认为,对新闻联播的播音员来说,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忠实传达,惟其如此才能担起中国喉舌的责任。在被问及网络上关于央视挂历中“一哥”的传闻,康辉幽默的向大家澄清了关于央视排位复杂的谣言。谈到自己的年龄,康辉提到,40岁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经验饱满责任重大的阶段,唯有承担责任才能实现价值。接下来,康辉为大家解读了当新闻联播遇上微博的信息困惑。他认为,作为新兴媒体的微博和传统媒体的新闻联播可以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和融合,因为毕竟任何一种媒体都有其无法被取代的特征,只有听八方之音才能收获最丰富的信息。最后,康辉老师表达了对大家的感谢和期望,也期待与大家再次交流。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康辉以其温润儒雅的君子态度展现了一个新闻人厚积薄发的成长,分享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生哲学,让聆听的师生们受益匪浅。本期博闻论坛在大家依依不舍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编辑 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