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文学院主办的“国乐大家法大行”的第四场讲座于5月29日晚七点在第六阶梯教室正式开始,这场讲座是由德音老师为大家带来的“《乐以载道》——中国音乐的精神”。
德音老师在还未正式开始讲座之前发给在场的每一位同学一张白纸,让同学们将自己听完前三场讲座的感想以及自己的愿望写在纸上,从而更好地与大家进行沟通和互动。
中国悠久的音乐历史不少于八千七百年,德音老师从孔子学琴、海上移情和知音三个小故事讲起,道出了中国音乐是有其自己内在的审美体系的。而乐以载道,道贯穿于内外,要把握中国文化的大道就要经过闻道、慕道、体道、正道四个阶段。随后德音老师又为大家讲了已经失传了的乐经,声、音、乐三者之间的区别,王道中乐的教化本义,何为大乐与大礼等内容,期间还欣赏了《梅花三弄》的优美曲调。
随后德音老师开始教现场同学们学唱《关山月》,优美的曲调让同学们沉浸其中,身心都得到了陶冶。最后的提问环节,同学们都积极地提问,表现出对国乐的浓厚兴趣,而老师更是耐心地认真回答同学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对中国悠久而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热情不减,大家围到老师的身边,继续向老师请教问题。
德音老师的精彩讲座,让同学们对国乐和中国传统文化都有了新的了解,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家不仅体会到了国乐的博大精深,更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而要将国学继承和发扬光大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