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法大  >  正文

博闻论坛第三十五期:中国为何无法出现乔布斯 周鸿祎谈中国互联网垄断环境与硅谷精神

来源:文/王睿昕 图/武昕   11-20   阅读:
T AAA

11月19日19时,由我校校友会和我校博闻论坛组委会主办,研究生学生会承办的博闻论坛第三十五期在研究生院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360公司董事长,互联网“免费安全”模式的首创者和践行者周鸿祎先生,主持人由我校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时建中教授担任。

活动以视频的形式开场,回顾了博闻论坛的历史,使大家对系列论坛有整体的了解。论坛伊始,主持人时建中教授作开场发言。时建中简单介绍了本次活动,他指出,从法治建设的角度来说,鼓励创新是必须的,因为竞争力和创新是分不开的。随后,在热烈的掌声之中,周鸿祎先生上台为大家做了精彩演讲。他通过讲述很多有趣的企业创新故事,对中国文化和创新的关系以及应当如何创新等问题和大家进行了探讨。

周鸿祎首先从论坛的主题“中国为什么没有乔布斯”问题出发,指出中国缺乏真正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他假设,如果乔布斯出生在中国,就很难成为乔布斯。他分析道,从目前互联网行业情况来看,美国硅谷的85后们已经走上前台,成为新一代成功的创业者。与之相反,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却鲜见年轻的成功者。产生这一差异的重要原因,并非是因为中国年轻人不够聪明抑或缺乏风险投资,而是中国缺乏对于创新宽容、支持和理解的文化。

接着,周鸿祎对我国主流的文化价值观与创新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我国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实质上是和创新相背离的。这种现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人从小接受从众教育,做事情往往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这种渴求肯定的心理导致我们在做选择时一味求安稳,而排斥不确定性的创新。二是以简单的成败论英雄的主流价值观使人们习惯推崇成功者而鄙视失败者,这种社会文化环境扼杀了创新的萌芽。鉴于此,周鸿祎鼓励大家应当从自身做起,改变世俗对于成败的简单定义。不以金钱作为衡量一个人或一家公司成功的唯一标准,不盲目从众,允许多元思想和价值观的存在。如此,一个宽容的社会环境才能给创新更多的存在机会。

之后,周鸿祎通过联系互联网行业的真实案例和360公司的发展历程告诉大家,创新真正需要的是勇气,这有两方面的障碍需要克服。一方面,当颠覆性的创新威胁到互联网巨头公司的利益时,巨头们就会竭力对创新势力进行打压。例如,国外有微软对网景的封杀,国内有各大厂商对于360公司的诋毁谩骂。另一方面,普通民众能够看到的往往是最后的成功和赞扬,而不能理解创新初期的传统颠覆性。在谈到具体的创新途径时,周鸿祎认为目前的颠覆性创新一般是对商业模式的创新,例如,安卓系统击败诺基亚。此外,颠覆性创新并非一定要进行发明创造,可以从改善身边的用户体验做起,而这正是360公司的创新之道。在颠覆性创新的过程中,传统大型垄断企业往往会通过各种手段抵制、打压创新的小企业,其中不乏通过诉讼以达到目的的案例。所以,从法治的角度来看,中国可能需要更多地去保护、鼓励创新,而非保护大型垄断企业的既得利益。

最后,周鸿祎希望大家在做人生选择的时候,用多元的价值观去面对问题,不要怕失败,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坚持自我,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在接下来的问答环节中,大家踊跃提问,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周鸿祎针对多样的提问,对于360公司的员工期权激励计划、产品创新计划、创新的方法以及360公司的社会角色定位等问题进行了精辟深刻的回答,向大家展现了一个从注重用户体验,鼓励创新的企业形象。

博闻论坛首次在学院路校区举办,受到了研院同学的广泛好评,活动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关闭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