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法大  >  正文

实现学科专业良性互动 推进教学工作“五高”发展 ——2013年度我校5个优秀教学集体之四:政治学系

来源:教务处   10-14   阅读:
T AAA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是同时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多个省部级教学平台的优秀教学集体。作为基层教学单位,政治学系在实现了学科专业良性互动,推动了教学工作高效率、高标准、高基础、高质量、高水平的“五高”发展。

一、建立高效率的教学机制

政治学系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注重发挥教学职能,坚持定期举办教学研究活动,研讨教学大纲制定、教材编写与修订、课程建设、课程组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等教学问题,在教学实践的磨砺中建立了有效率的协同教学机制。首先,实施教学观摩,实现“老带新”、提升教学能力和技能。每学期系里会选派1-2名教学水平较高、教学效果优异的教师进行教学观摩活动,邀请政治学系全体教师听课,课后一起探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总结经验,寻找不足。其次,按照学院要求在全校创新专业指导教师制度,选派多名优秀的青年教师担任专业指导教师,对本科生的专业学习进行全程跟踪性指导。第三,建立课程群制度,实现协同教学目标。政治学系面向我校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国际政治、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法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等8个本科专业学生开设了60余门课程,形成了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中外政治制度-当代中国政治三大课程群,史论课程-案例课程-专题研学课程-双语教学课程-系列讲座课程五种课程类型。政治学系协同教学机制的基本目标是建设核心、品牌课程,丛日云教授负责的《西方文明通论》在学校打造“有灵魂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向全校学生,取得极大成功,成为我校品牌课程。

二、开展高标准的教学改革

政治学系坚持以学生为本位,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进行全方位的“有灵魂”的教学研究与创新:(1)注重教学内容创新,注重经典与现代的结合,重点突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最新发展成果,建设专业立体化教材。(2)注重教学方法创新,采用了协作学习、网络资源自主学习、互动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3)注重教学手段的创新,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开发了完整的网络课程与丰富的资源,将网络教学平台引入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近5年,政治学系教师共主持北京市教改项目1项,校级重点教改项目1项,一般教改项目7项,涵盖通识教育、拓展阅读资料库、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模式设计等内容。在强化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教学的同时,政治学系高度重视中外政治制度、当代中国政治的教学,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同时辅以三大系列学术讲座和10余门“专题研学”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确立高基础的教学优势

政治学科是我校优势学科,拥有数位在国内政治学界有广泛学术影响的学科、学术带头人,有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1人,中国政治学会理事8人,教育部政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委1人,北京市政治学与行政学会副会长1人。近5年,政治学系教师主持了国家级、省部级和地方政府和国外基金会委托项目20余项,获得科研资助800多万。政治学系注重发挥政治学科的优势,以学科助专业,以科研带教学,实现学专并重、教研相长,将政治学科资源和研究成果直接用于教学,带动了教学方面的重要革新,包括体系、内容、方法、理念等。例如,丛日云教授多年致力于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根据他的研究成果,调整了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体系和时间分配,加大了中世纪基督教政治思想的比重,收到良好效果。政治学系教师还以科研项目为支撑开设了10余门“专题研学”课程,介绍学术前沿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打造高质量的教学平台

目前,政治学系拥有3个“国字号”教师平台和4个北京市教学平台。

平台类别

平台名称

始建时间

国家精品课程

西方政治思想史

2006

国家级教学团队

政治学基础课程

2008

国家特色专业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2008

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政治思想史

2007

政治学基础课程

2008

西方文明通论

2009

北京市特色专业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2008

借助这些教学平台,政治学系先后建立了“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网、“西方政治思想史资料库”网、“西方文明在线”网三个课程网站并投入使用。

近3年来,政治学系青年教师策划、组织了多个青年学术论坛,主持学术报告或学术研讨60多场,这些学术论坛是教学活动的延展平台。具体如下:

序号

论坛名称

举办场次

规模与影响

1

致公论坛

12

50人,全校范围

2

青年教师学术沙龙

8

40人,全院师生

3

政治学理论前沿问题

30

60人,研究生院

4

公民论坛

8

40人,北京地区

5

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前沿

6

50人,昌平校区

五、形成高水平的教学成果

经过长期努力,政治学系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教学成果,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除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张桂林教授荣获国家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丛日云教授荣获北京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5项。张桂林、丛日云两位教授先后获评“北京市教学名师”和“宝钢优秀教师奖”。系里5人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3人次获评“优秀教师特别奖”,3人次被评为“中国政法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十大教师”,2人次获得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3人次获得三等奖。主持北京市教改项目1项,校级重点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7项。张桂琳、丛日云教授主持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西方政治思想史”实现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在国内学界产生一定影响,为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人员所采纳。“西方政治思想史暑期高级研讨班”已举办四届,培训了全国高校250余名青年教师,受到了国内同行高度认可。同时,政治学系多位教师参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以及国家规划教材等优质教材编写工作,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