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副校长张桂林在教务处负责人的陪同下,到我校2013年度5个优秀教学集体奖获奖集体之一“宪法研究所”调研,与宪法研究所全体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畅谈基层教学单位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学经验、技能的分享和传承、推动科研服务于教学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张桂林指出,教师教学能力的持续提升、教学经验的分享和技能的传承、知识体系的更新等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和核心。研究所、教研室等基层教学单位,在教师集体备课、教学经验传承、教学改革和创新等方面,起着无法替代的关键作用,直接关系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我校几十年的人才培养历程中,教研室、研究所等基层教学组织发挥了巨大作用,重视教研室、研究所建设,是我校长期以来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的共识和特色;教研室、研究所等基层教学单位在长期的人才培养历程中,也形成了许多值得充分肯定的优良传统和值得大力推广的宝贵经验。张桂林指出,如何充分发挥研究所的教学职能,保持、发扬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总结、推广长期以来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当前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宪法研究所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成为我校教学集体的优秀代表。

我校法学院宪法学研究所共有12名教师,承担了法学专业“宪法学”等专业必修课程和多门选修课程的教学工作。“宪法学”课程对于法学专业其他课程具有基础性和指导性作用。在教授宪法知识的同时,对于塑造学生的品格、树立学生的价值理念以及培养学生法律思维方面都至关重要。多年以来,宪法学研究所注重发挥研究所教学职能,坚持每两个星期举办一次教学研究活动,研讨内容涵盖了课程大纲制定、教材编写与修订、课程建设、课程组织、青年教师授课能力提升等专题性问题。
经过长期努力,宪法研究所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学成果,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宪法学”课程相继被评为北京市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焦洪昌教授等分别获评“北京市教学名师”和“宝钢优秀教师奖”,研究所5人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3名教师被评为中国政法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秦奥蕾老师获得北京高校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研究所教师主持了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7项,出版了国内最早的《宪法教学案例》,最近五年主编或参编教材7部,其中焦洪昌教授主编的《宪法学》已出第5版并获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