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日下午,我校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在昌平校区五楼会议室召开,副校长张桂林,教务处、各教学院(部)主管教学工作负责人,各教学院(部)教务秘书、教务处相关科室人员参加了会议。教学督导组成员侯廷智列席了会议。
教务处负责人首先介绍了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秋季学期)本科教学的课程安排、教学服务与管理的措施创新、教育教学设施的信息化提升和教学服务准备等情况,通报了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春季学期)本科教学运行情况。之后,又着重介绍了学校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的本科教学工作要点,就继续推进专业建设和专业改造、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实现本科生国际联合培养的规模化和常态化、启动“教学互动计划”、实施科学化、人性化、精细化的教学管理等七项工作进行了详细解读和说明。参加会议的各学院负责人结合本学院具体情况,就如何落实本学期各项教学工作任务,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会上,张桂林作了总结讲话,她强调新学期教务处、各学院要带着情感和用心去思索如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要更加认真地对待本科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流程,卓有成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并提出四点具体要求:一是各学院要结合本院具体情况,依据本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要点,认真制定个性化、具体化、特色化的本科教学工作计划。二是要认真做好本科生专业建设和专业改造、本科生国际联合培养、加强教学互动等3项工作,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三是要认真对待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实现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人性化、精细化。四是要努力对外争取资源,尤其是在项目申报等工作中要从全局角度出发,认真做好动员、组织、推荐申报等工作,积极推动我校人才培养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
张桂林强调,真正的卓越法律人才不只是法律匠人,而应当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过硬的职业素养以及敏锐的法制思维。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坚持以落实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为抓手,围绕“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的既定培养目标,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