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法大  >  正文

《艺术与审美》课程试运行系列讲座第四讲——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李忱副教授主讲《电影是什么》

来源:人文学院 教务处   3-29   阅读:
T AAA

2013年3月28日晚6:45,《艺术与审美》课程试运行系列讲座的第四讲在昌平校区阶六举行。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副主任、副教授、在读博士李忱带来《电影是什么》,我校人文学院孙鹤老师担任主持人。

电影是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一门艺术,但它特有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又未必真正为同学们所了解,李忱副教授以她多年的导演系教学经验和拍摄经验,为同学们详细解读了电影艺术的叙事技巧和风格形式,使同学们对这门艺术有了更为深入细致的了解。

李忱首先叙述了电影作为一门产业的发展现状,使同学们对于电影在艺术成分之外的其它元素有了一些概念上的了解。接着,她选取了电影《美国丽人》(American Beauty)的片段作为个案分析的材料,解读了这一片段中电影视听语言的具体运用方式。从光线运用到拍摄角度,从配乐变化从场景取舍,李忱一一揭示了这些技巧是如何在导演手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从而使观众能够顺利地感知导演的意图,并能自然地进入影片的特有情境和情感氛围。然后,李忱挑选出2006年戛纳电影节开幕影片《巴黎,我爱你》(Paris, je t'aime)中的三个短片为同学们讲解了电影艺术的三种风格形式,并指出了导演的个人经历在影片风格的选择与表现手法的采用中所起到的作用。这三个短片的场景分别设定在杜乐丽公园地铁站、埃菲尔铁塔和红孩子广场,在不同导演的创作理念下,它们分别呈现出经典主义、形式主义与现实主义的风格样式,这一讲解使得同学们对于电影风格有了更为清晰的概念。

最后,李忱回答了一位同学提出的划分商业片与艺术片的问题,她认为“考虑什么样的受众群体”是一个更为适合的提法,大多数的电影从业人员都试图在观众接受度与艺术追求上达到平衡,纯为商业考虑的片子并不能够达到真正的成功,只有触及了观众内心真实情感的电影才真正体现了电影艺术的价值。

关闭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